一种大视场、低像差电子光学成像系统及成像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5659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视场、低像差电子光学成像系统及成像方法,解决现有多束、大视场电子光学系统的像差性能无法满足要求的问题。该成像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电子源、加速电极阵列、单透镜和物镜;电子源用于发出多束电子,多束电子的电位从中心向外依次减小;加速电极阵列位于电子源下方,包括多个加速电极,用于对电子源出射的电子进行等能量加速;单透镜、物镜处于加速电极下方,将加速后的电子聚焦并以固定缩放比成像至靶面处。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中,出射的电子经加速电极加速后,外围电子因具有较大动能,从而能有效减少其在电子光学系统中的飞行时间,从而保证处于不同位置的电子受到空间电荷效应影响一致,保证大视场电子光学系统的低像差性能。像差性能。像差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视场、低像差电子光学成像系统及成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光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视场、低像差电子光学成像系统及成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光学系统是电子光学成像、芯片制造、电子束检测等领域的关键组成,但是,一直以来,电子光学系统因电子束数目少、视场小、像差大等技术瓶颈而限制了其在电子成像、芯片制造、电子束检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多年来,科学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电子光学系统视场和像差的改善。针对单束、小视场电子光学系统,其像差已能达到较好水平,但对于多束、大视场电子光学系统,其成像性能及精度远远达不到其理论衍射极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多束、大视场电子光学系统的像差性能无法满足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大视场、低像差电子光学成像系统及成像方法。
[0004]为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大视场、低像差电子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电子源、加速电极阵列、单透镜和物镜;所述电子源用于发出多束电子,多束电子的电位从中心向外依次减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视场、低像差电子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电子源(1)、加速电极阵列(2)、单透镜(3)和物镜(4);所述电子源(1)用于发出多束电子,多束电子的电位从中心向外依次减小,最外侧电子的电位最小,中心电子的电位最大;所述加速电极阵列(2)位于电子源(1)下方,包括多个加速电极,用于对电子源(1)出射的电子进行等能量加速;所述单透镜(3)、物镜(4)处于加速电极下方,将加速后的电子聚焦并以固定缩放比成像至靶面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场、低像差电子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源(1)的每一束电子对应一个独立的加速电极,使得电子的飞行方向与光轴方向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视场、低像差电子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源(1)为环状电子源,多束电子的电位沿半径方向从内至外渐变,使得最外侧电子的电位最小,中心电子的电位最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视场、低像差电子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源(1)为方形电子源或圆孔型电子源,多束电子的电位由内至外渐变,使得最外侧电子的电位最小,中心电子的电位最大。5.一种大视场、低像差电子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电子源(1)、加速电极阵列(2)、单透镜(3)和物镜(4);所述电子源(1)用于发出电位相同的多束电子;所述加速电极阵列(2)位于电子源(1)下方,包括多个加速电极,多个加速电极使电子源(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鹏飞盛立志杨向辉闫永清刘哲李林森周晓红赵宝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