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野保无人机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边缘计算
,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野保无人机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各地林业局多次举办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交流研讨会,提出了诸多国家公园建设方法和路径,组织实施并指导全国及重点区域生态监测,完善中国保护地体系的生态文明建设举措。多地政府为致力于监测和促进各类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保障各类保护区的保护规划与建设发展,在生态保护区及国家公园设置信息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生物多样性,为评估、监督、规划及建设生态区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防止因人类不合理的利用造成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为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但目前已有监测系统存在信息回收周期长,延迟高,质量差,监控设备续航低,维护周期长等问题,且因地面基站无法及时处理数据信息,存在大量冗余数据,导致信息采集效率较差,维护成本也较为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野保无人机监测系统,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野保无人机监测系统,包括无人机、监控设备、和地面基站,所述无人机、监控设备及地面基站之间分别通过无线连接;所述监控设备采集野生动物及环境因子信息,并将采集的数据信息传输给无人机及地面基站;所述地面基站接收监控设备采集的数据信息及无人机传输的数据信息,同时将所接收到的数据通过无线连接转发给其他各个无人机;所述无人机通过携带的边缘计算设备对目标监控设备及地面基站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有效图像信息,并根据处理后的图像信息及时更新巡航路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野保无人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对目标监控设备的巡航步骤为:步骤1、无人机按照事先规划的巡航路径执行飞行任务;步骤2、无人机到达监控设备处接收数据信息,并将获取的数据信息传输给地面基站;步骤3、无人机判断是否还有飞行任务,如有执行步骤4,如无,则执行步骤7;步骤4、无人机通过其携带的边缘计算设备对步骤2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获取监测时间内野生动物出没的有效数据信息,若无野生动物出没,则执行步骤5;若有野生动物出没,则执行步骤6;步骤5、若无野生动物出没信息,则到达原规划的巡航路径下一个监控设备处,并重复执行步骤2;步骤6、若有野生动物出没信息,则联合地面基站传输的其它无人机数据,边缘计算设备通过改进的NSGAIII算法对各目标路径进行优化,模拟无人机动态飞行路径模型,重新规划巡航路径,无人机到达新规划巡航路径的下一个监控设备处,重复执行步骤2;步骤7、无人机根据已有数据规划返程路径,随返程路径开启或关闭对应的监控设备,并记录监控设备状态;步骤8、无人机返程后,将有效数据信息及待维修设备状态上传至云端,云端服务器将受到的返回数据存储,并上报检修流程由人工处理;步骤9、无人机结束飞行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平,成爽,朱洁,王汝传,吴敏,王轩宇,常舒予,吴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