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和治疗初期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中药配方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549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初期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中药配方,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太子参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和治疗初期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中药配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尤其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初期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中药配方。

技术介绍

[0002]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可由感冒、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起,感冒临床表现为鼻塞、喷嚏、流涕、发热、咳嗽、头痛等,多呈自限性。大多散发,冬、春季节多发,季节交替时多发。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
[000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COVID

19)感染引起的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0004]现有技术中,针对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防治多在感染后的治疗,对于感冒、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多为缓解症状和维持治疗,并且病毒感染后对不同人群造成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例如在西北、新疆等地的呼吸道疾病发病多伴有燥邪侵袭的特点,临床中医症候特点常伴有唇鼻咽喉干燥,口渴,舌燥少津的表现,尤其老年人且伴有并发症的人群患病后发生危重或死亡的风险显著增高,如能提高患者自身抗病能力,预防病毒的感染或减轻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临床症状、并发症等,则会显著改善该病的防治能力,因此预防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对易感人群的预防方面的干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预防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各种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小,且适用人群广,尤其适用于西北、新疆等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以预防和阻止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病情向重型或危重型转变为目的。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预防和治疗初期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中药配方,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太子参4

15份、山麦冬4

15份、防风4

15份、炒栀子4

15份、黄芩4

15份、北柴胡3

9份、炒白扁豆4

15份、广藿香3

9份。
[0007]优选的,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太子参9

12份、山麦冬9

12份、防风9

12份、炒栀子9

12份、黄芩9

12份、北柴胡6

7份、炒白扁豆9

12份、广藿香6

7份
[0008]优选的,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太子参9份、山麦冬9份、防风9份、炒栀子9 份、黄芩9份、北柴胡6份、炒白扁豆9份、广藿香6份。
[0009]优选的,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太子参12份、山麦冬12份、防风12份、炒栀子12份、黄芩12份、北柴胡7份、炒白扁豆12份、广藿香7份。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中药配方,其各组份的特点和作用如下:
[0011]选用太子参为君药以补气养阴,同时太子参具有生津润肺的作用,与山麦冬合用以起到养阴生津润肺的作用,以防风、栀子、黄芩配伍使用以清肺泻火,解表祛湿;柴胡、扁豆、藿香并用以解表和中、健脾祛湿。诸药共用,以发挥益气养阴、和中解表、调畅枢机、祛暑化湿的功效,以达到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抵御外邪侵犯的作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湿热为主要病理特征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常见四肢困倦、神疲乏力,舌苔以黄腻或薄腻苔等症状,另外针对易生燥邪犯肺伤津,气阴两伤、内生湿热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0012]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有效预防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在预防和阻止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病情向重型或危重型转变方面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小,适用人群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详细的解释。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0014]实施例1,一种预防和治疗初期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中药配方,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太子参4

15份、山麦冬4

15份、防风4

15份、炒栀子4

15份、黄芩4

15份、北柴胡3

9份、炒白扁豆4

15份、广藿香3

9份。
[0015]下面为三组本实施例的中药配方同现有技术中常用中成药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0016]第一组:无症状感染者,服用现有技术中常用中成药(患者为46人,住院17.75
±
5.34 天)比较,本专利技术配方(患者为94人,住院16.37
±
5.79天)能够减少患者住院天数1.38天;在轻型患者中,与现有技术中常用中成药(患者为66人,18.62
±
7.21天)比较,本专利技术配方(患者为57人,17.44
±
4.32天)能够减少患者住院天数1.19天。
[0017]第二组:在无症状感染者中,服用现有技术中常用中成药(患者为107人,14.97
±
5.58 天)比较,本专利技术配方(患者为96人,13.82
±
6.61天)能够减少患者N基因转阴天数1.15 天;在轻型患者中,服用现有技术中常用中成药(患者为78人,15.87
±
7.38天)比较,本专利技术配方(患者为66人,15.53
±
4.47天)能够减少患者N基因转阴天数0.34天。
[0018]第三组:在无症状感染者中,服用现有技术中常用中成药(患者为86人,15.35
±
5.63 天)比较,本专利技术配方(患者为94人,14.11
±
6.37天)能够减少患者ORFlab基因转阴天数 1.24天;在轻型患者中,服用现有技术中常用中成药(患者为82人,15.89
±
6.62天)比较,本专利技术配方(患者为66人,15.53
±
4.47天)能够减少患者ORFlab基因转阴天数0.36天。经无症状感染者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和治疗初期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太子参4

15份、山麦冬4

15份、 防风4

15份、炒栀子4

15份、 黄芩4

15份、北柴胡3

9份 、炒白扁豆4

15份、 广藿香3

9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和治疗初期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太子参9

12份、山麦冬9

12份、 防风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风森李争徐丹翟豫疆王玲荆晶聂继红赵翡翠李茜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