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位生成碳质增强体制备铜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铜基体中原位生成碳质增强体制备铜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和粉末冶金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铜基复合材料在加入第二相后,其强度和耐磨性虽有所提高,但导电导热性能往往有所降低。因此,需要研究制备不影响基体本身导电、导热性能,且具有较高强度的铜基复合材料。
[0003]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因其具有高弹性模量,高抗拉强度,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能等,被认为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当它们作为铜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时,力学性能虽然有了提高,但导电、导热性能仍然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是由于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会在基体中发生团聚,以及它们与基体之间的润湿性较差,界面结合有待改善。
[0004]原位合成法是一种近期发展起来的制备复合材料的新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增强体是在金属基体内形核、自发长大,因此,增强体表面无杂质污染,两者之间有理想的原位匹配,基体和增强体的相溶性良好,能显著改善材料中两相界面的结合情况;其次,原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生成碳质增强体制备铜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铜粉与柠檬酸混合得到混合粉末;(2)步骤(1)混合粉末在200
‑
300℃下煅烧2
‑
6h,随炉冷却后使用有机溶剂对产物进行清洗;(3)步骤(2)清洗后的产物在还原气氛中250
‑
350℃ 还原120
‑
360min,再真空热压烧结得到碳/铜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原位生成碳质增强体制备铜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混合方式为研磨或者球磨;研磨时使用玛瑙研钵研磨60min;球磨使用的是行星式球磨机,球磨工艺为:干磨或湿磨,干磨介质为不锈钢球、玛瑙球或陶瓷球,球料质量比为10:1,湿磨介质为乙醇;球磨转速为150
‑
200rpm,时间90
‑
18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原位生成碳质增强体制备铜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混合粉末中柠檬酸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
‑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原位生成碳质增强体制备铜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替换为:在步骤(1)的混合粉末中加氨基化合物,混匀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