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锚杆涂油包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546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22
一种全自动锚杆涂油包装装置,包括锚杆上料机构、锚杆进给机构、涂油装置、PE管上下料机构和PE管进给机构;所述锚杆上料机构将储存的锚杆上料至对锚杆进行轴向推进的位置的锚杆上料装置;所述涂油装置包括对锚杆进给机构轴向推进的锚杆进行喷油的喷油机构,和对喷油后的锚杆进行缠膜切膜的缠膜切膜机构;所述PE管上下料机构包括对PE管进行上料、使涂油装置涂油缠膜后的锚杆穿入PE管的上料机构,和对穿入锚杆的PE管进行下料的下料机构;所述PE管进给机构将待穿入锚杆的PE管和已穿入锚杆的PE管进行靠近或远离涂油装置的进给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工人大量的搬运工作,显著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该工序的人员投入,有效地降低了用工成本。工成本。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锚杆涂油包装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锚杆涂油包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预应力风机基础是在传统重力式扩展基础上,将高强度预应力锚杆组件与混凝土共同浇筑在一起,其中锚杆是预应力风机基础的核心构件,通常为圆柱形结构件,在建筑工程、矿山、新能源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锚杆在出厂前需要通常需要进行防腐处理,锚杆整体涂油、中间部位缠绕塑料薄膜、最后穿入PE护管中。目前锚杆涂油、缠膜和穿管工序均为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需多人合作才能完成锚杆涂油包装工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锚杆涂油包装装置,解决传统生产工艺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锚杆人工涂油、缠膜和穿管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锚杆涂油包装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锚杆涂油包装装置,包括锚杆上料机构、锚杆进给机构、涂油装置、PE管上下料机构和PE管进给机构;所述锚杆上料机构包括储存锚杆的至少两个台架,台架上设置有将储存的锚杆上料至锚杆进给机构对锚杆进行轴向推进的位置的锚杆上料装置;所述涂油装置包括设置在锚杆进给机构的前端、对锚杆进给机构轴向推进的锚杆进行喷油的喷油机构,和对喷油后的锚杆进行缠膜切膜的缠膜切膜机构;所述PE管上下料机构包括对PE管进行上料、使涂油装置涂油缠膜后的锚杆穿入PE管的上料机构,和对穿入锚杆的PE管进行下料的下料机构;所述PE管进给机构承接由PE管上下料机构输送上来的单支PE管,并将待穿入锚杆的PE管和已穿入锚杆的PE管进行靠近或远离涂油装置的进给运动。
[0004]所述锚杆上料机构的锚杆上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台架两侧的两个滚轮机构,其中一个滚轮机构的滚轮连接电机作为主动轮,两个滚轮机构上缠绕有柔性带,台架的前侧设置有对从柔性带上平铺至台架前端的锚杆依次进行提升并降落的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前部设置对锚杆进行支撑定位并且可以提升和降落的滚轮组件。
[0005]所述锚杆进给机构包括轨道机构、推动部件、第三气缸、支撑台架和伺服电机,轨道机构上安装齿轮齿条机构,齿条安装在轨道机构上,支撑台架安装在齿轮齿条机构上方,伺服电机安装在支撑台架上,推动部件与第三气缸连接并设置在支撑台架的靠近锚杆上料机构的一侧上;伺服电机的电机轴端固接齿轮,电机带动齿轮沿着轨道机构上的齿条实现支撑台架的位移从而推动锚杆轴向的进给运动。
[0006]所述涂油装置包括设置在锚杆进给机构前端的箱式台架,所述箱式台架靠近锚杆进给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朝向锚杆进给方向的喷油嘴,所述喷油嘴连接油缸;所述箱式台架远离锚杆进给机构的另一侧设置对喷油后的锚杆进行缠膜切膜的
缠膜切膜机构。
[0007]所述涂油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箱式台架另一侧、用于检测涂油后的锚杆是否进入缠膜区域的第一感应装置,和检测用于穿入涂油后的锚杆的PE管是否到位的第二感应装置。
[0008]所述缠膜切膜机构包括设置在箱式台架另一侧的大齿轮机构,大齿轮机构通过小齿轮机构带动,小齿轮机构有第二电机驱动;所述大齿轮机构上固接有塑料薄膜辊轴;大齿轮机构通过轴承安装于钢刷组件上,钢刷组件另一端安装有皮带轮,第一电机通过皮带传动带动皮带轮运转,进而实现钢刷组件旋转,将喷油嘴喷在锚杆上的油脂涂刷均匀。
[0009]所述箱式台架另一侧还安装有导向板,导向板上连接第四气缸,第四气缸的活塞端连接夹紧块,夹紧块上还连接有穿过导向板的导向杆,导向杆和第四气缸之间的导向板上连接有通过第五气缸带动的切膜刀。
[0010]所述PE管上下料机构的上料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PE管台架,所述每个PE管台架均包括设置在PE管台架端部的阶梯托块,阶梯托块下部连接气缸的活塞端,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设置在PE管台架前部的下料台架。
[0011]所述下料台架与PE管台架相邻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组对PE管进行夹紧的固定式夹紧机构,和对固定式夹紧机构需要夹持的PE管的位置进行调整的移动式夹紧机构。
[0012]所述固定式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料台架上的第八气缸和与第八气缸的活塞端连接的第一夹爪机构;所述移动式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PE管远离涂油装置的一端的下料台架上的第七气缸、与第七气缸的活塞端连接的第二夹爪机构,第七气缸下面的下料台架上设有导轨,第七气缸的下方设有与导轨配合的滚轮。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的锚杆人工涂油、缠膜、穿管方式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全自动锚杆涂油包装装置避免了工人大量的搬运工作,显著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现了锚杆涂油、穿管的自动进给、定位和装夹,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该工序的人员投入,有效地降低了用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锚杆上料机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锚杆进给状态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涂油装置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切膜机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PE管上下料机构和PE管进给机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PE管上料状态时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已包装锚杆下料状态时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锚杆进给机构第一段进给极限位置;图10是本专利技术锚杆进给机构第二段进给极限位置;图11是本专利技术涂油缠绕机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阶梯托块示意图;
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中移动式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01

PE管进给机构、02

PE管上下料机构、03

涂油装置、04

锚杆上料机构、05

锚杆进给机构、1

第一气缸、2

滚轮支架、3

第一滚轮、4

提升块、5

第二气缸、6

台架、7

柔性带、8

滚轮机构、9

喷油嘴、10

第一电机、11

第二电机、12

轨道机构、13

推动部件、14

第三气缸、15

支撑台架、16

第三电机、17

第一感应装置、18

大齿轮机构、19

第二感应装置、20

塑料薄膜辊轴、21

小齿轮机构、22

支撑板、23

第四气缸、24

第五气缸、25

切膜刀、26

夹紧块、27

第六气缸、28

第七气缸、29

第八气缸、30

第一夹爪机构、31

下料台架、32

阶梯托块、33

PE管台架、34

导向板、3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锚杆涂油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上料机构(04)、锚杆进给机构(05)、涂油装置(03)、PE管上下料机构(02)和PE管进给机构(01);所述锚杆上料机构(04)包括储存锚杆的至少两个台架(6),台架(6)上设置有将储存的锚杆上料至锚杆进给机构(05)对锚杆进行轴向推进的位置的锚杆上料装置;所述涂油装置(03)包括设置在锚杆进给机构(05)的前端、对锚杆进给机构(05)轴向推进的锚杆进行喷油的喷油机构,和对喷油后的锚杆进行缠膜切膜的缠膜切膜机构;所述PE管上下料机构(02)包括对PE管进行上料、使涂油装置(03)涂油缠膜后的锚杆穿入PE管的上料机构,和对穿入锚杆的PE管进行下料的下料机构;所述PE管进给机构(01)承接由PE管上下料机构(02)输送上来的单支PE管,并将待穿入锚杆的PE管和已穿入锚杆的PE管进行靠近或远离涂油装置(3)的进给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锚杆涂油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上料机构(04)的锚杆上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台架(6)两侧的两个滚轮机构(8),其中一个滚轮机构的滚轮连接电机作为主动轮,两个滚轮机构(8)上缠绕有柔性带(7),台架(6)的前侧设置有对从柔性带(7)上平铺至台架(6)前端的锚杆依次进行提升并降落的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前部设置对锚杆进行支撑定位并且可以提升和降落的滚轮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锚杆涂油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进给机构(05)包括轨道机构(12)、推动部件(13)、第三气缸(14)、支撑台架(15)和伺服电机(16),轨道机构(12)上安装齿轮齿条机构,齿条安装在轨道机构(12)上,支撑台架(15)安装在齿轮齿条机构上方,伺服电机(16)安装在支撑台架(15)上,推动部件(13)与第三气缸(14)连接并设置在支撑台架的靠近锚杆上料机构(04)的一侧上;伺服电机(16)的电机轴端固接齿轮,电机带动齿轮沿着轨道机构12上的齿条实现支撑台架15的位移从而推动锚杆轴向的进给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锚杆涂油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油装置(03)包括设置在锚杆进给机构(05)前端的箱式台架,所述箱式台架靠近锚杆进给机构(05)的一侧设置有朝向锚杆进给方向的喷油嘴(9),所述喷油嘴(9)连接油缸;所述箱式台架远离锚杆进给机构(05)的另一侧设置对喷油后的锚杆进行缠膜切膜的缠膜切膜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洁杨中桂丁永春李梦晗赵梦涛崔建国张永牛荣阁王自强刘磊胡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