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壳体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542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21
本申请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壳体以及电子设备。天线装置包括辐射体以及设置于辐射体的馈电点,馈电点用于将激励电流馈入至辐射体,激励电流在辐射体上形成有强电流区域。辐射体包括第一辐射支臂及第二辐射支臂,第一辐射支臂与第二辐射支臂并联形成公共端,第一辐射支臂的至少部分结构、第二辐射支臂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强电流区域内。馈电点设置于公共端,天线装置在发送或/及接受信号时,流经馈电点的电流在辐射体内被第一辐射支臂以及第二辐射支臂分流。上述的天线装置,能够保证较强的天线辐射性能并拥有较低的SAR值。辐射性能并拥有较低的SAR值。辐射性能并拥有较低的SAR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装置、壳体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壳体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和长足的进步,而随着通信技术的提高,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或电子设备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电视和电脑等。目前电子设备中通常设置通信天线,以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随着人们对通信效率和种类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电子设备中的天线的功率也越来越大,导致天线对人体的辐射作用也更大,这将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包括辐射体以及设置于辐射体的馈电点,馈电点用于将激励电流馈入至辐射体,激励电流在辐射体上形成有强电流区域。辐射体包括第一辐射支臂及第二辐射支臂,第一辐射支臂与第二辐射支臂并联形成公共端,第一辐射支臂的至少部分结构、第二辐射支臂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强电流区域内。馈电点设置于公共端,天线装置在发送或/及接受信号时,流经馈电点的电流在辐射体内被第一辐射支臂以及第二辐射支臂分流。
[000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以及上述的天线装置。
[0006]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应用于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壳体包括边框和连接于边框的承载部;边框至少部分由金属制成。边框设有缝隙,缝隙将边框分为接地部和天线部;天线部设有馈电点,馈电点设置于缝隙和接地部之间,馈电点用于将激励电流馈入至天线部,激励电流在天线部上形成有强电流区域。天线部上自馈电点到缝隙之间的部分被配置成为电子设备的天线的辐射端部,辐射端部开设有用于收容电子设备的按键的按键孔,按键孔将辐射端部分为并联的第一辐射支臂和第二辐射支臂,第一辐射支臂的至少部分结构、第二辐射支臂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强电流区域内,天线部在发送或/及接受信号时,辐射端部的电流被第一辐射支臂以及第二辐射支臂分流。
[0007]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主板、按键以及上述的壳体,主板设置于承载部,按键容置于按键孔,并与主板电连接。
[000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中,天线装置包括辐射体以及设置于辐射体的馈电点,馈电点用于将激励电流馈入至辐射体,激励电流在辐射体上形成有强电流区域,其中辐射体包括第一辐射支臂以及第二辐射支臂,第一辐射支臂以及第二辐射支臂可以共同用于产生谐振以接收/发射信号,通过设置两个辐射支臂,且每个辐射支臂至少有一部分结构位于强电流区域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均衡天线装置的辐射体的电流集中状况,从而减辐射体整体的电流峰值,降低天线装置的SAR值。具体而言,第一辐射支臂的至少
部分结构、第二辐射支臂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强电流区域内,第一辐射支臂以及第二辐射支臂可以将辐射体的电流进行分流,因而辐射体上不会存在电流极强单点,而是被大概分流为两个电流次强点,进而使原本的SAR单热点被大致分散至第一辐射支臂以及第二辐射支臂上,形成较弱的SAR多热点,使天线装置总体SAR值较弱,由于设置两个彼此并联的辐射支臂,不会影响天线装置的整体电流,能保证天线装置的辐射性能不被削弱,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能够保证较强的天线辐射性能并拥有较低的SAR值。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0012]图3是图2所示天线装置的近场电场分布的仿真示意图。
[0013]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0014]图5是图4所示天线装置的辐射效率示意图。
[0015]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0016]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再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0018]图9是图7所示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10是图7所示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0]图11是图7所示电子设备的另一种结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2]作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

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

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电子装置”以及/或“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游戏机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0023]电磁波能量吸收比(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通常称为吸收比值或吸收
比率,是指电子设备电磁波能量吸收比值。具体含义为:在外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内将产生感应电磁场,由于人体各器官均为有耗介质,因此体内的电磁场将产生感应电流,导致人体能吸收和耗散电磁能量,生物剂量学中常用SAR来表征这一物理过程。SAR的意义为单位质量的人体组织所吸收或消耗的电磁功率,单位为W/kg,或者mw/g。表达公式为:SAR=σ|Ei|2/2ρ,其中:
[0024]Ei为细胞组织中的电场强度有效值,以V/m表示;
[0025]σ为人体组织的电导率,以S/m表示;
[0026]ρ为人体组织密度,以kg/m3表示。
[0027]人体组织中的SAR与该组织中的电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并且由入射的电磁场的参数(如频率,强度,方向和电磁场的源)、目标物的相对位置、暴露的人体的典型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辐射体的馈电点,所述馈电点用于将激励电流馈入至所述辐射体,所述激励电流在所述辐射体上形成有强电流区域;所述辐射体包括第一辐射支臂及第二辐射支臂,所述第一辐射支臂与所述第二辐射支臂并联形成公共端,所述第一辐射支臂的至少部分结构、所述第二辐射支臂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强电流区域内;所述馈电点设置于所述公共端,所述天线装置在发送或/及接受信号时,流经所述馈电点的电流在所述辐射体内被所述第一辐射支臂以及所述第二辐射支臂分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辐射支臂包括本体、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支臂,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一辐射支臂相间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辐射支臂共同围成分流区域,所述分流区域与所述强电流区域至少部分重合。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三辐射支臂,所述第三辐射支臂连接于所述公共端;所述激励电流在所述辐射体内被所述第一辐射支臂、所述第二辐射支臂以及所述第三辐射支臂分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辐射支臂与所述馈电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辐射支臂与所述馈电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辐射支臂与所述第一辐射支臂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强电流区域内。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辐射支臂包括支臂本体、第三端以及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及所述第四端分别位于所述支臂本体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三端及所述第四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支臂,所述支臂本体与所述第一辐射支臂相间隔。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相较于所述第一端更靠近所述馈电点,所述第四端相较于所述第三端更靠近所述馈电点;所述第四端与所述馈电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馈电点之间的距离。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辐射支臂与所述第一辐射支臂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辐射支臂的末端和所述馈电点之间,并位于所述强电流区域内。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三辐射支臂,所述第三辐射支臂连接于所述公共端;所述第三辐射支臂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强电流区域内。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辐射支臂和所述第二辐射支臂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支臂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辐射支臂相对于所述第一辐射支臂的凸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辐射支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宝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