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壳系统的布置方法以及安全壳系统布置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厂厂房布置
,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壳系统的布置方法以及安全壳系统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充分吸取了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提高了核安全性,采用了能动与非能动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非能动系统是能动系统的备用措施,为纵深防御各层次提供多样化的安全手段。在严重事故发生、全厂断电情况下,堆腔注水冷却系统、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二次侧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均可投入使用,分别执行预防堆芯融毁及堆芯融毁后保证压力容器完整性、提供蒸汽发生器二次侧冷却、保证安全壳不超压等安全功能。现有技术下,堆腔注水冷却水池位于双层安全壳内壳堆芯一侧呈扇形布置,使得安全壳内空间利用率不高,且为保证冷却水量充足及非能动的要求,堆腔注水冷却水池布置较高,为壳内设备吊装带来困难。此外,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冷却水池外挂于双层安全壳外壳,该布置下需设计悬挑结构,悬挑受弯、剪、扭作用,施工难度大、结构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壳系统的布置方法,安全壳系统包括安全壳,安全壳包括:安全壳内壳、设置于安全壳内壳外的安全壳外壳,安全壳内壳与安全壳外壳之间形成安全壳夹层空间,安全壳内壳内空间布置蒸汽发生器和堆腔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壳系统的布置方法包括:将非能动设计的堆腔注水冷却水池布置于安全壳外壳的上方;将管道间布置于安全壳外壳外,且堆腔注水冷却水池的高度高于管道间的高度,堆腔注水冷却水池与管道间连通,管道间与安全壳夹层空间连通;在安全壳内壳上布置贯穿件,堆腔注水冷却水池用于严重事故发生时,堆腔注水冷却系统启动,堆腔注水冷却水池内的冷却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管道间、贯穿件进入安全壳内壳,注入堆腔压力容器与安全壳内壳内壁的保温层之间的流道,冷却堆腔压力容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壳系统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将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冷却水池布置于安全壳外壳外,且布置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冷却水池于管道间上方,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冷却水池与管道间连通,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换热器布置于安全壳内壳内,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冷却水池用于严重事故发生时,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启动,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冷却水池内冷却水在重力作用下流经管道间与安全壳夹层空间,通过贯穿件进入安全壳内壳内的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换热器,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换热器内冷却水与安全壳内水蒸气、混合气体进行换热后,利用水的温差造成的密度差,沿贯穿件穿出安全壳内壳外,流经安全壳夹层空间与管道间,回到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冷却水池,从而将安全壳内热量带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壳系统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将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冷却水池布置于安全壳外壳外具体为:以堆腔注水冷却水池为中心,四周环绕布置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冷却水池,堆腔注水冷却水池布置于安全壳外壳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壳系统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换热器布置于安全壳内壳内具体为:将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彦芳,赵晓山,贾小攀,王振中,贝晨,谷振杰,禇松良,苏锦成,吴巧英,薛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