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地图内动态区域边界的生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5359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游戏地图内动态区域边界的生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游戏地图内每一地图区域的通路连通信息,及归属于第一群组的至少一个第一地图区域;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地图区域;判断第一地图区域是否与第二地图区域通路连接;当第一地图区域与第二地图区域通路连接时,标记第二地图区域为有效区域,合并第一地图区域和第二地图区域的边界;当第一地图区域不与第二地图区域通路连接时,标记第二地图区域为失效区域,分隔第一地图区域和第二地图区域的边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根据地图区域间的连通关系,丰富地图区域的动态变化状态。态。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游戏地图内动态区域边界的生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游戏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游戏地图内动态区域边界的生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用户使用智能终端进行各种操作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尤其以使用智能终端进行游戏最为常见。以SLG游戏(模拟游戏)为例,游戏内需要存在大量游戏地图,以供用户操作游戏对象在游戏地图内移动。
[0003]现有技术中,游戏内的游戏地图的区分采用区域染色方式,将不属于同一阵营、玩家的游戏地图标记为不同的地图区域。通常地图区域由多个四边形的地图像素组成,而很少存在有使用六边形的地图像素的情况。其原因主要在于,六边形地图像素的区域染色较四边形的有不少挑战的地方,例如运行时需要更多负载,用于快速计算区域边界;区域扩张和收缩时的需要快速更新;地图缩放时地图的边界线需平滑渲染;地图区域发生所属阵营变化时,其边界应相应动态变化。由于实现难度大,游戏厂商一般不采用六边形的地图像素。
[0004]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游戏地图内动态区域边界的生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游戏地图内动态区域边界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游戏地图内每一地图区域的通路连通信息,及归属于第一群组的至少一个第一地图区域,其中,每一第一地图区域赋予有第一颜色标记;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地图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地图区域即将归属于所述第一群组且与一所述第一地图区域相邻及待合并;判断所述第一地图区域是否与第二地图区域通路连接;当第一地图区域与第二地图区域通路连接时,标记所述第二地图区域为有效区域,合并所述第一地图区域和第二地图区域的边界,并将第一颜色标记赋予至所述第二地图区域;当第一地图区域不与第二地图区域通路连接时,标记所述第二地图区域为失效区域,分隔所述第一地图区域和第二地图区域的边界,并将第二颜色标记赋予至所述第二地图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一第三地图区域,其中所述第三地图区域即将归属于所述第一群组且与所述第一地图区域待合并;当所述第三地图区域分别与所述第一地图区域和第二地图区域相邻且通路连接时,标记所述第二地图区域、第三地图区域为有效区域,合并所述第一地图区域、第二地图区域和第三地图区域的边界,并将第一颜色标记赋予至所述第二地图区域、第三地图区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第三地图区域与所述第一地图区域拆分时,拆分所述第二地图区域与第一地图区域的边界,标记所述第二地图区域为失效区域,并再次将第二颜色标记赋予至所述第二地图区域。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第三地图区域分别与所述第一地图区域和第二地图区域相邻且通路连接时,标记所述第二地图区域、第三地图区域为有效区域,合并所述第一地图区域、第二地图区域和第三地图区域的边界,并将第一颜色标记赋予至所述第二地图区域、第三地图区域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二地图区域与一所述第一地图区域相邻,所述第三地图区域与另一地图区域相邻,且所述第二地图区域与所述第三地图区域相邻;当所述第三地图区域分别与所述第一地图区域和第二地图区域相邻且通路连接,且所述第二地图区域不与第一地图区域通路连接时,标记所述第二地图区域、第三地图区域为有效区域;去除所述第二地图区域与第一地图区域间、第二地图区域与第三地图区域间、第三地图区域与另一第一地图区域的邻接边界,以将第二地图区域、第三地图区域、两第一地图区域合并为一合并地图区域;标记所述第二地图区域、第三地图区域为有效区域,并将第一颜色标记赋予至第二地图区域、第三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莉莉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