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多路流量分配阀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527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1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多路流量分配阀,包括:前壳体,其具有挤压油膜接口和设置于前壳体壁上且用于与第一滑油腔接通的第一滑油腔开口,第一滑油腔开口至少包括沿前壳体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油腔低状态流道和第一滑油腔高状态流道;与前壳体固定连接的后壳体,其具有用于与第二滑油腔接通的第二滑油腔接口;设置在前壳体和后壳体所形成的容腔内的活门座,其上设有活门流道;与活门座能够相对移动的主活门和辅助活门,主活门通过活门座支持且覆盖活门流道,活门座与辅助活门之间设有一弹簧,其中,主活门具有一连通挤压油膜接口和第二滑油腔接口的主活门流道,辅助活门具有连通挤压油膜接口和活门流道的辅助活门流道。门流道。门流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多路流量分配阀


[0001]本申请属于阀门
,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多路流量分配阀。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航空发动机的不断发展,轴承弹性支撑和挤压油膜技术应用越发广泛,且对主轴承腔的密封要求越发苛刻。挤压油膜的应用需要足够的滑油压力,而在发动机起动过程中由于滑油泵转速低,很难形成挤压油膜所需的滑油供给压力,使轴承在起动过程中失去减震阻尼,致使叶尖磨损,影响发动机寿命。
[0003]此外,在发动机起动和慢车过程中,回油路油泵抽吸气液混合物,致使滑油回油能力不足,滑油在轴承腔内不断累积,漫过密封造成滑油泄漏,污染发动机引气。
[0004]目前,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中并没有对挤压油膜和轴承腔多路滑油流量分配功能,亟需解决滑油系统在发动机起动状态滑油流量匹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多路流量分配阀,以解决或减轻
技术介绍
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0006]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多路流量分配阀,其包括:
[0007]前壳体,所述前壳体具有挤压油膜接口和设置于前壳体壁上且用于与第一滑油腔接通的第一滑油腔开口,其中,所述第一滑油腔开口至少包括沿前壳体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油腔低状态流道和第一滑油腔高状态流道;
[0008]与所述前壳体固定连接的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具有用于与第二滑油腔接通的第二滑油腔接口;
[0009]设置在前壳体和后壳体所形成的容腔内的活门座,所述活门座上设有活门流道;以及
[0010]与所述活门座能够相对移动的主活门和辅助活门,所述主活门通过活门座支持且覆盖活门流道,所述辅助活门设置于主活门的一端,活门座与辅助活门之间设有一弹簧,其中,主活门具有一连通挤压油膜接口和第二滑油腔接口的主活门流道,辅助活门具有连通挤压油膜接口和活门流道的辅助活门流道;
[0011]其中,当滑油自挤压油膜接口流入流量分配阀时,若滑油压力未达到预定压力,则所述滑油通过第一滑油腔低状态流道流向第一滑油腔和通过主活门流道流向第二滑油腔;若滑油压力达到预定压力,则滑油克服弹簧弹力,使主活门不能覆盖活门流道,滑油通过第一滑油腔低状态流道和第一滑油腔高状态流道流向第一滑油腔以及通过主活门流道和辅助活门流道与活门流道形成的通路流向第二滑油腔。
[0012]在本申请中,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
[0013]在本申请中,所述活门座的外侧设有多个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密封结构。
[0014]在本申请中,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橡胶类密封圈和高分子密封材料。
[0015]在本申请中,所述弹簧的弹力根据分配阀内滑油的压力确定。
[0016]在本申请中,在所述主活门的端部安装有用于限位辅助活门的调节螺母,通过旋转螺母能够调节所述弹簧的弹力。
[0017]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滑油腔开口外安装有第一滑油腔接管,用于转接第一滑油腔开口与第一滑油腔供给管路。
[0018]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滑油腔接管自进口至出口成扩张状。
[0019]本申请所提供的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多路流量分配阀具有如下优点:
[0020]1)可在发动机起动过程中保证挤压油膜的滑油供给压力,使发动机转子具有较好的减震阻尼,保证转子叶尖间隙;
[0021]2)在发动机起动和慢车时,可以保证分配多路滑油腔滑油流量,使各滑油腔具有合理的供、回油匹配能力;
[0022]3)结构简单,可改变滑油系统流路特性,解决挤压油膜滑油供给和轴承腔流量匹配问题,结构紧凑、重量轻、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0024]图1为本申请的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多路流量分配阀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申请中的前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申请中的活门座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申请中的辅助活门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申请中的分配阀关闭状态示意图。
[0029]图6为本申请中的分配阀打开状态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
前壳体
[0032]11

挤压油膜接口
[0033]12

第一滑油腔低状态流道
[0034]13

第一滑油腔高状态流道
[0035]2‑
后壳体
[0036]21

第二滑油腔接口
[0037]3‑
连接结构
[0038]4‑
活门座
[0039]41

活门流道
[0040]42

活门通孔
[0041]5‑
密封结构
[0042]6‑
主活门
[0043]61

主活门流道
[0044]62

覆盖部
[0045]7‑
弹簧
[0046]8‑
辅助活门
[0047]81

辅助活门流道
[0048]9‑
第一滑油腔接管
[0049]10

调节螺母
[0050]20

滑油供给管路
[0051]30

挤压油膜供给管路
[0052]40

第一滑油腔供给管路
[0053]50

第一滑油腔供给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0055]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多路流量分配阀,主要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活门座4、主活门6、辅活门8及弹簧7。
[0056]前壳体1具有挤压油膜接口11和第一滑油腔开口,挤压油膜接口11用于与挤压油膜管路30或是滑油供给管路30接通,第一滑油腔开口设置在前壳体1的侧壁上,用于与第一滑油腔接通。其中,第一滑油腔开口至少包括沿前壳体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油腔低状态流道12和第一滑油腔高状态流道13。如图2所示,仅示意性的给出了包含第一滑油腔低状态流道 12和第一滑油腔高状态流道13的实施例。
[0057]后壳体2具有一用于与第二滑油腔接通的第二滑油腔接口21,后壳体 2与前壳体1固定连接。
[0058]前壳体1和后壳体2固话连接后,其内形成有一容腔,在容腔内设置有活门座4,活门座4中间具有一活门通孔42,活门通孔42用于支撑主活门5,活门座4径向上设有多个活门流道41,如图3所示。
[0059]主活门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多路流量分配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体,所述前壳体具有挤压油膜接口和设置于前壳体壁上且用于与第一滑油腔接通的第一滑油腔开口,其中,所述第一滑油腔开口至少包括沿前壳体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油腔低状态流道和第一滑油腔高状态流道;与所述前壳体固定连接的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具有用于与第二滑油腔接通的第二滑油腔接口;设置在前壳体和后壳体所形成的容腔内的活门座,所述活门座上设有活门流道;以及与所述活门座能够相对移动的主活门和辅助活门,所述主活门通过活门座支持且覆盖活门流道,所述辅助活门设置于主活门的一端,活门座与辅助活门之间设有一弹簧,其中,主活门具有一连通挤压油膜接口和第二滑油腔接口的主活门流道,辅助活门具有连通挤压油膜接口和活门流道的辅助活门流道;其中,当滑油自挤压油膜接口流入流量分配阀时,若滑油压力未达到预定压力,则所述滑油通过第一滑油腔低状态流道流向第一滑油腔和通过主活门流道流向第二滑油腔;若滑油压力达到预定压力,则滑油克服弹簧弹力,使主活门不能覆盖活门流道,滑油通过第一滑油腔低状态流道和第一滑油腔高状态流道流向第一滑油腔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帅谷俊刘向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