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碳粉供应带的薄膜加工装置,其用于加工安装在打印机或复印机等印刷设备的碳粉供应机的碳粉供应带制造用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支撑台(11)的上端设置的搁板(12)的两侧可滑动地安装升降杆(L2),将升降杆(L2)的下端通过连接部件(13)连接,并且,将安装在搁板(12)的下方的第1汽缸(C1)的活塞杆(L1)与连接部件(13)连接,并且,在所述搁板(12)设置弯曲板(50)。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能够迅速进行用于制造碳粉供应带的薄膜,并且,能够准确稳定地进行翼板的弯曲加工,而降低产品不良率,并且,最小化弯曲加工作业所需的人力,而能够节省碳粉供应带的生产成本。而能够节省碳粉供应带的生产成本。而能够节省碳粉供应带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造碳粉供应带的薄膜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造碳粉供应带的薄膜加工装置,更详细地,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碳粉供应带的薄膜加工装置,其安装在以文件形式输出各种数据的打印机或复印机等印刷设备的碳粉供应机内部,而加工用于制造作为碳粉供应部件使用的碳粉供应带的薄膜。
技术介绍
[0002]在打印机或复印机等印刷设备安装有用于供应印刷用碳粉的碳粉供应机,在上述碳粉供应机安装有用于按一定剂量排出(供应)在内部填充的碳粉(碳粉末)的碳粉供应部件,并且,印刷部件大部分情况下将合成树脂薄膜制造成椭圆形轨道形态的供应带作为碳粉供应部件使用。
[0003]图1至图2表示为制造碳粉供应带的薄膜的工艺过程中的形态的立体图,如图所示,用于制造碳粉供应带的薄膜是在以既定规格剪裁的合成树脂材质的薄膜F上形成排列成任意形态的通孔H1,并在形成于薄膜F的各个通孔H1之间的任意区域形成切割成形态的切割部之后,将切割部向上方弯曲而使其与薄膜F形成直交,由此,在薄膜F上形成多个通孔H1及切开孔H2和翼板H3等。
[0004]用于制造碳粉供应带的薄膜F是通过钻孔机在薄膜F形成通孔H1,并且,通过执行如下工艺而形成:形成将三面以形态穿孔的切割部的钻孔工艺;将形成于切割部内侧区域的翼板H3弯曲使其直立,由此,在切割部内侧区域形成切开孔H2的弯曲,将如上述地加工的薄膜F卷起并接合两端,即可形成轨道形态的碳粉供应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以往是在加工用于制造碳粉供应带的薄膜时,没有用于有效地执行在薄膜上直立翼板的弯曲工艺的机械设备,因此,以往的加工方法是通过钻孔机等在薄膜上加工通孔及切割部的状态下,通过手工作业将切割部弯曲加工,而使得翼板直立。
[0007]如上述的用于制造碳粉供应带的薄膜的弯曲加工方法,不仅需要较多的人力,并且,作业时间较长,无法对于翼板进行既定的、准确的弯曲加工,因此,存在不良发生率较高等问题,并且,上述的问题成为碳粉供应带的制造成分上升、生产效率低下的直接因素。
[0008]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的以往的用于制造碳粉供应带的薄膜的加工的问题点,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碳粉供应带的薄膜加工装置,其主要技术特征是投入钻孔形成有多个切割部的薄膜时,将多个切割部同时自动弯曲加工,而使得翼板直立形成,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性,并且,节约生产成本。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碳粉供应带的薄膜加工装置,其将设备的大小最小化,而便于安装及使用设备,同时,不受安装场所的限制,使得设备的外观美观,并且,保护驱动部免受外部冲击等,并确保驱动部的稳定驱动,并且,隐藏了快速移动驱动的一部分构成部件,从而,能够最小化安全事故的发生。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1]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碳粉供应带的薄膜加工装置,在支撑台的上端设置形成水平的搁板,在所述搁板的两侧设置贯通搁板并由上下可滑动的前、后一组升降杆,将形成前、后一组的升降杆的下端通过连接部件连接,以使前、后一组升降杆能够同时驱动,并且,将在所述搁板的下方安装的第1汽缸的活塞杆与连接部件结合,而使升降杆借助于第1汽缸的驱动进行升降运行,并且,在所述搁板的上面设置弯曲板,
[0012]并且,所述薄膜加工装置由如下结构形成:升降台,其与所述升降杆的上端结合,而借助于第1汽缸垂直地升、下降,在上面设置多个固定托架;弹簧,其在贯通所述升降台和固定托架而垂直地可滑动地安装的滑杆及滑杆的止动环与固定托架之间介入形成;滑动板,其包括导引台车,该导引台车可滑动地结合于安装在所述升降台的底部的导轨上,借助于第2汽缸的驱动而沿着导轨向前、后滑动,并分别形成有垂直地贯通的多个长孔和多个钻孔器安装孔,在所述各个钻孔器安装孔固定形成有锐角的楔子槽形态的弯曲加工部的弯曲钻孔器;加压板,其在通过形成于所述滑动板的长孔的滑杆的下端结合,形成具有棱部的多个贯通孔,而在各个贯通孔的棱部固定形成有加压凸起的加压模块,并且,贯通孔与形成于滑动板的钻孔器安装孔对应地形成;弯曲板,其与所述搁板的上面结合,在后端及侧端设置多个卡止件以便将薄膜安置在既定位置,并且,形成有多个弯曲槽而用于安置固定在各个弯曲槽的一侧形成有弯曲凸起的弯曲模块,并且,弯曲槽与设置在加压板的贯通孔相对地形成。
[0013]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制造碳粉供应带的薄膜加工装置,投入形成有切割部的薄膜后驱动时,能够将切割部内侧区域弯曲而形成翼板,并且,本专利技术将执行弯曲加工的构成部隐藏于作业台的底部,因此,能够最小化设备的大小,便于安装、使用、维护保修设备,并且,能够实现设备的最小化,从而,安装时不受安装场所的限制,并且,隐藏驱动部,而使设备的外观秀丽,保护驱动部免受外部冲击等,而确保驱动部的稳定驱动,并且,隐藏快速移动运行的构成要素,而最小化安全事故的发生。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制造碳粉供应带的薄膜的翼板弯曲加工能够在短时间内同时进行,从而,能够迅速地进行弯曲加工,并且,能够准确稳定地进行翼板的弯曲加工,而降低产品不良率,并且,能够对于投入的薄膜进行自动弯曲加工,而最小化作业所需的人力,由此,能够节省碳粉供应带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作为用于制造碳粉供应带的薄膜,形成有通孔及切割部的薄膜的立体图;
[0017]图2为作为用于制造碳粉供应带的薄膜,弯曲加工形成切割部的薄膜的立体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制造碳粉供应带的薄膜加工装置的正面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制造碳粉供应带的薄膜加工装置的平面图;
[0020]图5a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要部,为表示升降台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汽缸的驱动上升的状态的参照截面图;
[0021]图5b为表示升降台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汽缸的驱动下降的状态的参照截面图;
[0022]图6为用于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弯曲钻孔器和加压模块及弯曲模块的配置状态的参
照截面图;
[0023]图7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滑动板的平面图;
[0024]图7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滑动板的参照截面图;
[0025]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弯曲钻孔器的立体图;
[0026]图9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加压板的底面图;
[0027]图9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加压板的参照截面图;
[0028]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加压模块的立体图;
[0029]图11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弯曲板的平面图;
[0030]图11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弯曲板的截面图;
[0031]图1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弯曲模块的立体图;
[0032]图13a为表示借助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弯曲钻孔器、加压模块及弯曲模块的作用,薄膜的切割部被弯曲的过程中弯曲之前状态的参照图;
[0033]图13b为表示借助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弯曲钻孔器、加压模块及弯曲模块的作用,薄膜的切割部被弯曲的过程中1次弯曲状态的参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造碳粉供应带的薄膜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撑台(11)的上端设置形成水平的搁板(12),在所述搁板(12)的两侧设置贯通搁板(12)并由上下可滑动的前、后一组升降杆(L2),将形成前、后一组的升降杆(L2)的下端通过连接部件(13)连接,以使前、后一组升降杆(L2)能够同时驱动,并且,将在所述搁板(12)的下方安装的第1汽缸(C1)的活塞杆(L1)与连接部件(13)结合,而使升降杆(L2)借助于第1汽缸(C1)的驱动进行升降运行,并且,在所述搁板(12)的上面设置弯曲板(50),并且,所述薄膜加工装置由如下结构形成:升降台(20),其与所述升降杆(L2)的上端结合,而借助于第1汽缸(C1)垂直地升、下降,在上面设置多个固定托架(P);弹簧(S),其在贯通所述升降台(20)和固定托架(P)而垂直地可滑动地安装的滑杆(L3)及滑杆(L3)的止动环与固定托架(P)之间介入形成;滑动板(30),其包括导引台车(G),该导引台车可滑动地结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永,
申请(专利权)人:李昌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