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叠前地震数据的流体因子直接反演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503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08
公开了一种基于叠前地震数据的流体因子直接反演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确定流体因子fρ和μρ的反射系数表达式;根据反射系数表达式,确定时间域地震道与频率域地震道的矩阵形式;根据时间域地震道与频率域地震道的矩阵形式,结合贝叶斯理论,获得目标泛函;根据目标泛函,确定反演fρ和μρ的目标函数;根据目标函数,确定反演方程并求解,计算流体因子fρ和μ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时间域地震数据和频率域地震数据,稳定精确地直接反演流体因子,既具有时间域反演的稳定性,也具有频率域反演的分辨能力,结果可用于后续的地震数据解释。结果可用于后续的地震数据解释。结果可用于后续的地震数据解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叠前地震数据的流体因子直接反演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勘探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叠前地震数据的流体因子直接反演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震储层流体识别是从地震资料中获取能够判别与流体性质有关的异常响应的技术。地震反演是进行流体识别的重要方法。随着勘探程度的深入,勘探的重点向中深层转移,而随目的层深度增加,地震数据的入射角范围逐渐减小。在叠前反演过程中,地震数据的范围越小,反演的稳定性就越差,反演结果的不确定性就越强。因此,针对地震数据范围的特点,研究小角度地震数据的流体因子反演十分有必要。
[0003]目前已有大量学者提出不同的流体因子定义和反演方法,一种主流的做法是先进行弹性阻抗反演,再由弹性阻抗结果反演流体因子,该方法容易产生传递误差。另外,常规的方法只是利用时间域地震数据,但是时间域方法利用地震数据的全部频率信息,其数据完备性使得反演稳定性较强,但地震数据中的低信噪比部分导致反演分辨能力有限;而频率域方法可以优选信噪比高的优势频率成分进行反演,可以提高反演的分辨能力,但其数据的欠完备性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叠前地震数据的流体因子直接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流体因子fρ和μρ的反射系数表达式;根据所述反射系数表达式,确定时间域地震道与频率域地震道的矩阵形式;根据所述时间域地震道与所述频率域地震道的矩阵形式,结合贝叶斯理论,获得目标泛函;根据所述目标泛函,确定反演fρ和μρ的目标函数;根据所述目标函数,确定反演方程并求解,计算流体因子fρ和μ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叠前地震数据的流体因子直接反演方法,其中,所述反射系数表达式为:R
PP
(θ)=h(θ)F
r
+j(θ)U
r
ꢀꢀꢀꢀꢀꢀꢀꢀꢀꢀꢀꢀ
(1)其中,h(θ)、j(θ)为计算参数,其中,h(θ)、j(θ)为计算参数,V
p
为纵波速度,V
s
为横波速度,θ为入射角,b为满足的计算参数,a为常数,f为Gassmann流体项,μ为剪切模量,F
r
为流体因子fρ的反射系数,U
r
为流体因子μρ的反射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叠前地震数据的流体因子直接反演方法,其中,所述时间域地震道的矩阵形式为:S=WR=WAm=G
t
m
ꢀꢀꢀꢀꢀꢀꢀꢀꢀꢀꢀꢀꢀꢀꢀꢀ
(2)所述频率域地震道的矩阵形式为:S(f)=W(f)R(f)=G
f
m
ꢀꢀꢀꢀꢀꢀꢀꢀꢀꢀꢀꢀꢀꢀ
(3)其中,S为时间域地震道,A为h(θ)、j(θ)组成的系数矩阵,m为流体因子fρ和μρ的反射系数组成的向量,W为子波矩阵,S(f)为频率域地震道,W(f)为地震波的频谱,R(f)为反射系数的频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叠前地震数据的流体因子直接反演方法,其中,所述目标泛函为:其中,F(m)为目标泛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叠前地震数据的流体因子直接反演方法,其中,所述目标函数为:
其中,J(m)为目标函数,6.一种基于叠前地震数据的流体因子直接反演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京南胡华锋马灵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