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树脂分散电解液、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脂分散电解液、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能兼顾高容量化和小型化,因此被用作智能手机等小型便携设备、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源。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电解质,使用在非水溶性的有机溶剂中溶解有锂电解质盐的非水电解液。近年来,为了抑制非水电解液的漏出等,开发了使聚合物浸含非水电解液而得的聚合物凝胶电解质。作为用于这样的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的聚合物,从离子传导性和耐氧化还原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偏氟乙烯聚合物。作为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的制造方法,已知如下方法:将含有非水电解液和偏氟乙烯聚合物的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组合物加热或者用非水溶剂稀释而使其溶胶化,涂布于正极和/或负极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作为在容器内形成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的方法,已知以下的方法。首先,向收纳有正极、负极以及隔离件的层压膜容器中注入分散有偏氟乙烯聚合物粉末的非水电解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脂分散电解液,所述树脂分散电解液包含非水电解液和分散于所述非水电解液的偏氟乙烯聚合物的粒子,/n所述粒子在非水溶剂中的分散粒径为80μm以下,/n在将所述粒子的通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第一次以5℃/分钟进行升温测定得到的吸热量最多的熔化峰的峰值温度设为a℃,/n将所述粒子的通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第二次以5℃/分钟进行升温测定得到的吸热量最多的熔化峰的峰值温度设为b℃时,/na减去b而得的值为-30℃以上且2℃以下,/n通过所述第一次的升温测定得到的吸热量最多的熔化峰的峰高度的绝对值为21mW/g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14 JP 2018-1729711.一种树脂分散电解液,所述树脂分散电解液包含非水电解液和分散于所述非水电解液的偏氟乙烯聚合物的粒子,
所述粒子在非水溶剂中的分散粒径为80μm以下,
在将所述粒子的通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第一次以5℃/分钟进行升温测定得到的吸热量最多的熔化峰的峰值温度设为a℃,
将所述粒子的通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第二次以5℃/分钟进行升温测定得到的吸热量最多的熔化峰的峰值温度设为b℃时,
a减去b而得的值为-30℃以上且2℃以下,
通过所述第一次的升温测定得到的吸热量最多的熔化峰的峰高度的绝对值为21mW/g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分散电解液,其中,
在将所述粒子的通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的第一次的升温测定得到的吸热量最多的熔化峰中的比115℃靠低温侧的面积设为AL、将比115℃靠高温侧的面积设为AH时,AL/AH小于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分散电解液,其中,
在将以非水溶剂为分散介质的所述粒子的分散液容纳于容器并进行了搅拌时,根据刚停止搅拌后的该分散液的上层部的固体成分率和之后的静置时的该分散液的上层部的固体成分率求出的变化率为9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分散电解液,其中,
在将以非水溶剂为分散介质的所述粒子的分散液在25℃下的粘度设为C、将所述非水溶剂的粘度设为D时,C/D为20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分散电解液,其中,
所述偏氟乙烯聚合物包含源自偏氟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源自能与所述偏氟乙烯共聚的单体的结构单元,
所述偏氟乙烯聚合物的熔点为85℃以上且175℃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分散电解液,其中,
能与所述偏氟乙烯共聚的单体为选自由六氟丙烯、三氟氯乙烯、三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乙烯以及氟烷基乙烯基醚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树脂分散电解液,其中,
所述偏氟乙烯聚合物包含源自偏氟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源自六氟丙烯的结构单元,
在将所述偏氟乙烯聚合物中的源自六氟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设为X、将所述粒子的所述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田佳余子,铃木梦乃,小林正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吴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