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立式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700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立式包。折叠立式包(A)具备:包主体(B),其具有将片状材料(3)以以第一边(2)的垂直二等分线(CL)为中心相对的第二边(1)彼此靠近的方式沿着与该垂直二等分线平行的折线折叠而形成于中央的折叠表面(5)、和形成于该折叠表面的两肋的多个皱褶(4);提手开口部(6),其形成于所述包主体的中央部,沿着所述垂直二等分线被切开;提手部(B1),其形成于沿着将所述包主体在长度方向上一分为二的翻折线(FL)以折叠表面朝向外侧的方式翻折的包主体的翻折部(8)侧;收纳部(B2),其对所述翻折的包主体的重叠的皱褶的第二边彼此仅在侧端部(7)侧进行接合而形成;以及集束底部(C),其对所述翻折的包主体的重叠的皱褶的侧端部在使其重叠的状态下进行封闭而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折叠立式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立式包,特别是涉及一种不使用时通过折叠变小而便于携带的折叠立式包。
技术介绍
对于由片状材料构成、考虑到不使用时的携带而可折叠变小的立式包,目前提出有各种各样的方案。作为这样的立式包的一例,目前已知有如下的购物包:在布等具有柔软性的片材上,沿纵向呈手风琴状设置至少一个以上的山折部与谷折部的折痕,将布、纸、乙烯基塑料等具有柔软性的片材的两端缝合而形成筒状,将山折部与谷折部整理折叠,将上部设为开口部,将下部在重叠山折部与谷折部并折叠的状态下进行缝合而构成底部,在开口部的各山折部与各谷折部的中间设置穿绳孔,穿过绳,并将所述绳与所述底部拉到一起,从而能够容易且紧凑地进行折叠而不会起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由片状材料构成、使用后仅需将两端部向拉开方向拉拽即可形成将长度方向的两端封闭的规定的矩形扁平带状形态的可折叠袋,目前还已知有如下手提袋,其具备:开口部100a,其使所述袋呈带状形态时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或一个侧缘以直线状从一端部一直延伸至另一端部,并用于取放对象物;袋主体,其在该开口部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立式包,其通过从使用状态向长度方向拉紧而成为折叠状态,其中,所述折叠立式包具备:/n包主体,其具有将由相邻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构成的矩形的片状材料以以第一边的垂直二等分线为中心相对的第二边彼此靠近的方式沿着与该垂直二等分线平行的折线折叠而形成于中央的折叠表面、和形成于该折叠表面的两肋的多个皱褶;/n提手开口部,其通过沿着所述折叠表面的所述垂直二等分线以规定的开口尺寸切开中央部而形成;/n提手部,其通过沿着将所述包主体在长度方向上一分为二的翻折线以折叠表面朝向外侧的方式翻折而形成于通过包主体的提手开口部分离的一对翻折部侧;/n收纳部,其对所述翻折的包主体的重叠的皱褶的第二边彼此仅在侧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04 JP 2018-1651881.一种折叠立式包,其通过从使用状态向长度方向拉紧而成为折叠状态,其中,所述折叠立式包具备:
包主体,其具有将由相邻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构成的矩形的片状材料以以第一边的垂直二等分线为中心相对的第二边彼此靠近的方式沿着与该垂直二等分线平行的折线折叠而形成于中央的折叠表面、和形成于该折叠表面的两肋的多个皱褶;
提手开口部,其通过沿着所述折叠表面的所述垂直二等分线以规定的开口尺寸切开中央部而形成;
提手部,其通过沿着将所述包主体在长度方向上一分为二的翻折线以折叠表面朝向外侧的方式翻折而形成于通过包主体的提手开口部分离的一对翻折部侧;
收纳部,其对所述翻折的包主体的重叠的皱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菊田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玛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