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终端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462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32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内腔中,第一驱动机构可驱动运动模组穿过通孔从壳体回缩或伸出,运动模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驱动机构、第二支架、功能模组和第三驱动机构,功能模组转动地设在第二支架上,第三驱动机构设在第二支架上,且与功能模组相连并驱动功能模组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二支架转动地设在第一支架上,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支架绕第二轴线转动,功能模组可随第二支架转动,功能模组包括防抖微云台和摄像头,摄像头活动地设置于防抖微云台上。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电子设备的防抖效果不理想不佳的问题。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终端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终端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拍摄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摄像功能的要求在逐渐提高,具体地,用户对于拍摄图像的清晰度、拍摄视场角等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在相关技术中,摄像模组均固定地设置在电子设备上,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进行拍照时,用户通过手动进行辅助支撑电子设备,用户较难保持静止不动的拍摄姿态而较容易出现抖动,从而导致出现电子设备拍摄的图像模糊不清,进而使得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防抖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终端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防抖效果不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第一驱动机构和运动模组,所述壳体具有内腔和与所述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运动模组相连,且可驱动所述运动模组穿过所述通孔回缩至所述壳体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壳体之外,其中:所述运动模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驱动机构、第二支架、功能模组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功能模组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功能模组相连,且驱动所述功能模组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支架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支架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功能模组可随所述第二支架转动,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相交或异面;所述功能模组包括防抖微云台和摄像头,所述摄像头活动地设置于所述防抖微云台上;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防抖状态和第二防抖状态,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防抖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中的至少一者驱动所述功能模组转动;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防抖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摄像头可相对于所述防抖微云台转动。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控制信息;在所述控制信息为第一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中的至少一者驱动所述功能模组转动;在所述控制信息为第二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摄像头相对于所述防抖微云台转动。第三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信息;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信息为第一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中的至少一者驱动所述功能模组转动;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信息为第二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摄像头相对于所述防抖微云台转动。第四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二方面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第五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二方面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对相关技术进行改进,使得摄像头在伸出壳体之外时,能够在第二驱动机构和/或第三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行较大角度范围的防抖,同时摄像头还能够相对于防抖微云台进行较小角度范围的防抖。在此种情况下,第一防抖状态与第二防抖状态的协调,能够使得电子设备根据拍摄过程中的抖动角度选择相应的防抖状态,从而能够提升防抖效果。与此同时,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在摄像头绕第一轴线或第二轴线进行防抖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处于伸出壳体之外的状态,因此不会受到其它器件的干涉,进而能够实现大角度的防抖,避免防抖补偿角度较小导致的防抖效果不佳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
技术介绍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在运动模组伸出至壳体之外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在运动模组缩回至壳体之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壳体、110-通孔、120-转轴;200-第一驱动机构;300-运动模组、310-第一支架、320-第二驱动机构、330-第二支架、340-功能模组、341-防抖微云台、342-摄像头、343-补光组件、350-第三驱动机构;400-基座;500-弹性结构件;600-导向件;700-套筒件;800-第一电路板;900-第二电路板;1200-终端设备、1201-射频单元、1202-网络模块、1203-音频输出单元、1204-输入单元、12041-图形处理器、12042-麦克风、1205-传感器、1206-显示单元、12061-显示面板、1207-用户输入单元、12071-触控面板、12072-其他输入设备、1208-接口单元、1209-存储器、1210-处理器、1211-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请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00、第一驱动机构200和运动模组300。壳体100为第一驱动机构200和运动模组300提供安装基础,同时,也为第一驱动机构200和运动模组300提供防护。壳体100具有内腔和与内腔连通的通孔110。第一驱动机构200设置于内腔中,从而使得壳体100可以为第一驱动机构200提供防护。第一驱动机构200与运动模组300相连,且可驱动运动模组300穿过通孔110回缩至壳体100之内(即回缩至壳体100的内腔中)或至少部分伸出至壳体100之外。在此种情况下,运动模组300能够在第一驱动机构200驱动作用下至少部分伸出壳体100之外进行工作。在工作完成之后,运动模组300能够在第一驱动机构200的驱动作用下回缩至壳体100之内,从而实现在壳体100内的容纳。运动模组300包括第一支架310、第二驱动机构320、第二支架330、功能模组340和第三驱动机构350。功能模组340转动地设在第二支架330上,第三驱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驱动机构和运动模组,所述壳体具有内腔和与所述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运动模组相连,且可驱动所述运动模组穿过所述通孔回缩至所述壳体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壳体之外,其中:/n所述运动模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驱动机构、第二支架、功能模组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功能模组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功能模组相连,且驱动所述功能模组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支架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支架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功能模组可随所述第二支架转动,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相交或异面;/n所述功能模组包括防抖微云台和摄像头,所述摄像头活动地设置于所述防抖微云台上;/n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防抖状态和第二防抖状态,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防抖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中的至少一者驱动所述功能模组转动;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防抖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摄像头可相对于所述防抖微云台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驱动机构和运动模组,所述壳体具有内腔和与所述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运动模组相连,且可驱动所述运动模组穿过所述通孔回缩至所述壳体之内或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壳体之外,其中:
所述运动模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驱动机构、第二支架、功能模组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功能模组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功能模组相连,且驱动所述功能模组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支架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支架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功能模组可随所述第二支架转动,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相交或异面;
所述功能模组包括防抖微云台和摄像头,所述摄像头活动地设置于所述防抖微云台上;
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防抖状态和第二防抖状态,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防抖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中的至少一者驱动所述功能模组转动;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防抖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摄像头可相对于所述防抖微云台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线为沿所述通孔的贯通方向延伸的轴线,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还包括补光组件,所述补光组件与所述防抖微云台固定相连,所述补光组件的补光方向与所述摄像头的拍摄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和所述补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轴线的第一侧,所述防抖微云台和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二轴线的第二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基座,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弹性结构件,所述弹性结构件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侧边缘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侧边缘相连,所述第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二侧边缘分别是所述第一支架相背的两个侧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固定相连,所述导向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弹性结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铭成东村王微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