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穿管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4500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缆安装输送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线缆穿管输送装置,包括牵线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牵线机构在管体中移动;牵线机构包括穿管柱,穿管柱的两端分别设有滚轮组件;两滚轮组件之间设有套接在穿管柱外侧的永磁体;滚轮组件包括均匀环设在穿管柱外侧的轮支柱;轮支柱的端部设有万向轮。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在管体中移动的牵线机构,并在管体外设置驱动机构驱动牵线机构移动;牵线机构的一端栓接拉绳从管体的一个端口进入,从另一个端口导出,从而将拉绳穿在管体中。拉绳的另一端栓接线缆,当拉绳穿在管体中后,从管体的一端将不断将拉绳拉出,从而将线缆穿到管体中,完成线缆在管体中的穿接。提高了线缆的穿线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穿管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线缆安装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线缆穿管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基于用电安全的考虑,导线在安装时需要套接在保护管内。二者套接是需要将线缆塞入保护管中。一般来说,为节省成本,保护管的直径通常略大于线缆的外径,套接时线缆与保护管的内壁难免接触。由于线缆外皮与保护管均为非金属材质,因此二者接触时的摩擦力较大,增加了穿线的难度,也增加了穿线的工时。如果布线距离较长(尤其是直线距离较长),通常采用多根保护管分段套接。然而如此一来,保护管接头位置之间的线缆出现裸露,存在安全隐患,而补接连接位置则需要付出额外的人工,降低了作业效率。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穿管输送装置,通过设置可在管体中移动的牵线机构,并在管体外设置驱动机构驱动牵线机构移动;牵线机构的一端栓接拉绳从管体的一个端口进入,从另一个端口导出,从而将拉绳穿在管体中。拉绳的另一端栓接线缆,当拉绳穿在管体中后,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穿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牵线机构,可栓接拉绳并在管体中沿管体的轴向移动;/n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牵线机构在管体中移动;包括活动套接在管体外部的螺旋线圈,所述螺旋线圈的两端电性连接电源盒;所述电源盒上设有握把;/n所述牵线机构包括穿管柱,所述穿管柱的两端分别设有滚轮组件;两滚轮组件之间设有套接在穿管柱外侧的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为圆柱形结构;/n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均匀环设在穿管柱外侧的至少三根轮支柱;每一轮支柱的端部均设有用于抵接在管体上的万向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穿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牵线机构,可栓接拉绳并在管体中沿管体的轴向移动;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牵线机构在管体中移动;包括活动套接在管体外部的螺旋线圈,所述螺旋线圈的两端电性连接电源盒;所述电源盒上设有握把;
所述牵线机构包括穿管柱,所述穿管柱的两端分别设有滚轮组件;两滚轮组件之间设有套接在穿管柱外侧的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为圆柱形结构;
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均匀环设在穿管柱外侧的至少三根轮支柱;每一轮支柱的端部均设有用于抵接在管体上的万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穿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支柱通过支柱轴承转动设置在穿管柱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穿管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设置在伸缩杆上;所述轮支柱上设有活动套接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台廷刚王世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