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温控检测的电气工程用配电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工程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温控检测的电气工程用配电柜。
技术介绍
电气工程用配电柜是一种电力分配设备,其作用是将电网中输送的电流合理的分配到相应的用电负荷中,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由于配电柜中有大量电流流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热量,需要保持配电柜内部温度处于合理区间;然而现有的电气工程用配电柜存在以下问题:1.市面上的电气工程用配电柜大多通过空气传导被动散热,散热效率较低,从而导致配电柜内部温度较高,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且装置不能自动调节和监控配电柜内的温度;2.配电柜的余热利用能力较差,难以有效利用配电柜散发的热量,造成资源的浪费,且配电柜户外使用过程中,其顶部时常会有雨水汇聚,在雨水的浸泡下设备表面会产生锈蚀。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电气工程用配电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温控检测的电气工程用配电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现有的电气工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温控检测的电气工程用配电柜,包括箱体(1)、温度传感器(2)、三通球(5)、收集筒(13)、电机(14)、动力齿轮(16)、扇叶(20)和输气管(2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温度传感器(2),且箱体(1)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3),并且排气管(3)贯穿箱体(1)的内壁设置,所述排气管(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滤板(4),且滤板(4)设置在箱体(1)的外侧,所述箱体(1)的外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15),且固定支架(15)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4),并且电机(14)的输出轴贯穿箱体(1)设置,而且电机(14)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温控检测的电气工程用配电柜,包括箱体(1)、温度传感器(2)、三通球(5)、收集筒(13)、电机(14)、动力齿轮(16)、扇叶(20)和输气管(2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温度传感器(2),且箱体(1)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3),并且排气管(3)贯穿箱体(1)的内壁设置,所述排气管(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滤板(4),且滤板(4)设置在箱体(1)的外侧,所述箱体(1)的外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15),且固定支架(15)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4),并且电机(14)的输出轴贯穿箱体(1)设置,而且电机(14)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16),同时动力齿轮(16)设置在箱体(1)的内侧,所述动力齿轮(16)的边侧设置有齿环(17),且齿环(17)与连接轴(18)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连接轴(1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扇叶(20),而且扇叶(20)设置在排气管(3)的内侧,所述连接轴(18)活动安装在固定轴套(19)上,且固定轴套(19)固定连接在排气管(3)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温控检测的电气工程用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的内部设置有球状空腔,且排气管(3)的空腔内活动安装有三通球(5),并且三通球(5)的外壁与控制轴(6)的一端固定连接,而且控制轴(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控制齿轮(8),所述控制轴(6)贯穿排气管(3)和侧板(7)设置,且控制轴(6)活动安装侧板(7)上,并且侧板(7)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温控检测的电气工程用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球(5)水平方向上开设的通孔与排气管(3)同轴设置,且三通球(5)垂直方向上开设的孔洞与输气管(21)同轴设置,并且三通球(5)的外壁与排气管(3)的内壁贴合设置,而且排气管(3)和输气管(21)的轴线与控制轴(6)的轴线垂直相交,同时控制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峰,樊海红,林景东,张瑛,李彩霞,谭伟文,陈盈妍,郑志源,杜雯雯,冯壹峰,吴俊远,黄健俊,招志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