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轨道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4467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轨道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主体、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分别与连接主体滑动连接;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对称设计;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上均设置有与电力轨道连接的连接部;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顶部与电力轨道顶部设计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电力轨道之间的无缝连接,且不影响电力轨道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轨道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力轨道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插座的插座孔固定敞开。如果有水流入固定敞开的插座孔,将引发电力事故导致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并且数量稀少的插座孔使供电插接位置相对固定,相对固定的电源插接位置使家用电器的摆放位置受到限制。如果家用电器的摆放位置与插座孔距离较远,家用电器不能通过设置于其上的电源线连接于插座,则不得不使用排插。中国专利CN208157794U公开了一种双面插座轨道电力系统,该电力连接系统包括电力轨道和双面插座;电力轨道顶部开有导轨插槽,所述双面插座通过所述导轨插槽的任意位置插接在所述电力轨道上。但是,如何实现导轨与导轨之间的连接却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电力轨道连接装置,以实现电力轨道之间的无缝连接,且不影响电力轨道的使用性能。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轨道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主体、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分别与连接主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对称设计;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上均设置有与电力轨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顶部与所述电力轨道顶部设计相同。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主体两端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的腔体,所述腔体内部底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腔体内部两侧设置有滑轨;所述连接主体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橡胶槽,所述橡胶槽内设置有防尘绝缘橡胶条;所述插槽侧壁设置有容线槽,容线槽内设置有导电铜管。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体两侧设置有滑轨槽,所述滑轨槽与滑轨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体底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体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橡胶槽,所述橡胶槽内设置有防尘绝缘橡胶条;所述插槽侧壁设置有容线槽,容线槽内设置有导电铜棒;所述导电铜棒与导电铜管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导电铜棒端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灯笼头、香蕉头或胀套。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主体中部贯穿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体一侧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一通孔相适配;所述第二连接体一侧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通孔相适配;所述连接主体内部,位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设置有齿轮容置空间,所述齿轮容置空间内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配合;所述连接主体外侧设置有调节轮,所述调节轮与所述齿轮轴接。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轮边缘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可向内折叠置于调节轮内部。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主体、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为非导电材料。进一步的,所述滑轨槽为T型槽。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轮与所述连接主体可拆卸连接。本专利技术可实现电力轨道之间的无缝连接,且不影响电力轨道的使用性能,使电力轨道布置更加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力轨道连接装置整体三维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力轨道连接装置分解三维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力轨道连接装置连接主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力轨道连接装置组装使用示意图。其中,1-连接主体;2-第一连接体;3-第二连接体;4-电力轨道;11-插槽;12-腔体;13-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限位槽;16-滑轨;17-调节轮;18-手柄;19-防护罩;21-导电铜棒;22-连接部;23-滑轨槽;24-第一齿条;31-第二齿条;32-限位块;111-防尘绝缘橡胶条;112-橡胶槽;113-容线槽;114-导电铜管。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结合附图就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电力轨道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主体1、第一连接体2、第二连接体3;所述第一连接体2和第二连接体3分别与连接主体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2与所述第二连接体3对称设计;所述第一连接体2和第二连接体3上均设置有与电力轨道4连接的连接部22;所述第一连接体2和第二连接体3顶部与所述电力轨道4顶部设计相同。所述连接主体1两端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连接体2和第二连接体3的腔体12,所述腔体12内部底部设置有限位槽15,所述腔体内部两侧设置有滑轨16;所述连接主体1顶部开设有插槽11,所述插槽11内设置有橡胶槽112,所述橡胶槽112内设置有防尘绝缘橡胶条111;所述插槽11侧壁设置有容线槽113,容线槽113内设置有导电铜管114。所述第一连接体2两侧设置有滑轨槽23,所述滑轨槽23与滑轨16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体2底部设置有限位块32,所述限位块32与限位槽15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体2顶部开设有插槽11,所述插槽11内设置有橡胶槽112,所述橡胶槽112内设置有防尘绝缘橡胶条111;所述插槽11侧壁设置有容线槽113,容线槽113内设置有导电铜棒21;所述导电铜棒21与导电铜管114相适配。所述导电铜棒21端部设置有连接部22,所述连接部22为灯笼头、香蕉头或胀套。在另一实施例中,连接主体1中部贯穿设置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所述第一连接体2一侧设置有第一齿条24;所述第一齿条24与第一通孔13相适配;所述第二连接体3一侧设置有第二齿条31;所述第二齿条31与第二通孔14相适配;所述连接主体1内部,位于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之间设置有齿轮容置空间,所述齿轮容置空间内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配合;所述连接主体1外侧设置有调节轮17,所述调节轮17与所述齿轮轴接。所述调节轮17边缘设置有手柄18,所述手柄18可向内折叠置于调节轮17内部。所述连接主体1、第一连接体2、第二连接体3主体部分为非导电材料。所述滑轨槽23为T型槽。所述调节轮17与所述连接主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主体1侧面位于调节轮17外部铰接设置有防护罩19。为了保持外部美观,可将防护罩大小设置为与连接主体1侧面大小一致。使用过程中,将电力轨道连接装置放置于两个电力轨道之间,保持在同一直线上;拨开手柄18,摇动手柄18,第一连接体2与第二连接体3将沿连接主体1伸出,导电铜棒21与导电铜管114对接,继续摇动手柄18,直到电力轨道连接装置与电力轨道4形成无缝状态。为保证密封效果,可在第一连接体2以及第二连接体3的对接面粘贴密封垫,以增强密封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全部实施例,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专利技术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轨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主体、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分别与连接主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对称设计;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上均设置有与电力轨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顶部与所述电力轨道顶部设计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轨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主体、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分别与连接主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对称设计;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上均设置有与电力轨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顶部与所述电力轨道顶部设计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轨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两端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的腔体,所述腔体内部底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腔体内部两侧设置有滑轨;所述连接主体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橡胶槽,所述橡胶槽内设置有防尘绝缘橡胶条;所述插槽侧壁设置有容线槽,容线槽内设置有导电铜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轨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两侧设置有滑轨槽,所述滑轨槽与滑轨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体底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体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橡胶槽,所述橡胶槽内设置有防尘绝缘橡胶条;所述插槽侧壁设置有容线槽,容线槽内设置有导电铜棒;所述导电铜棒与导电铜管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计文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飞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