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连接器
本申请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相互接触或分离的固定端子和可动端子的同轴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当今越来越小型化的电子信息领域,诸如移动电话、平板设备、无线局域网装置等多种设备中,通常需要通过同轴连接器的开关功能来实现内部天线和外部天线的自由转换。另外,该同轴连接器也经常被安装在电路基板中,用于连接外部的测试头到电路基板用于测试电路基板的高频特性。随着电子信息设备外形越变越小,这种同轴连接器的需求也越来越被广泛使用。众所周知,外形越小,开关功能就越难实现,因此,此类同轴连接器的关键技术就在于如何在小型化结构的情况下解决开关失效和功能时好时坏的不可靠问题。传统的同轴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该绝缘本体内的可动端子及固定端子,可动端子以可弹性变位的方式与固定端子接触或断开形成电开关功能,在此过程中,完全是依靠可动端子自身的弹性变位来完成与固定端子接触或断开的。因此,可动端子既要承担与固定端子电接触的任务,又要承担提供与固定端子断开时再次回复到两者接触状态时所需要的回复力的任务,当结构小型化时,既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连接器,其具备供外部探针插入的对接孔,所述同轴连接器用于固定至电路基板,/n所述同轴连接器包括本体、与所述本体固定的外壳模组及对应结合于所述本体和/或所述外壳模组内的固定端子与可动端子,/n所述本体与外壳模组共同界定形成变位空间,所述可动端子至少部分位于变位空间内,所述变位空间定义有沿外部探针的插拔方向远离电路基板的上内壁面部,/n所述固定端子包括固定端子接触部与固定端子对接脚,/n所述可动端子包括呈悬臂状的可动端子基部、自所述可动端子基部纵向一端折弯延伸形成的可动端子对接脚及由所述可动端子基部纵向相对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固定端子方向延伸形成的可动端子接触部,/n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连接器,其具备供外部探针插入的对接孔,所述同轴连接器用于固定至电路基板,
所述同轴连接器包括本体、与所述本体固定的外壳模组及对应结合于所述本体和/或所述外壳模组内的固定端子与可动端子,
所述本体与外壳模组共同界定形成变位空间,所述可动端子至少部分位于变位空间内,所述变位空间定义有沿外部探针的插拔方向远离电路基板的上内壁面部,
所述固定端子包括固定端子接触部与固定端子对接脚,
所述可动端子包括呈悬臂状的可动端子基部、自所述可动端子基部纵向一端折弯延伸形成的可动端子对接脚及由所述可动端子基部纵向相对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固定端子方向延伸形成的可动端子接触部,
所述可动端子接触部用于与所述固定端子接触部对接,
所述可动端子基部至少部分从所述对接孔露出,所述可动端子基部于所述外部探针插拔方向可实现弹性变位,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端子还包括自所述可动端子基部的纵向的两侧缘分别向两侧延伸的两个支撑臂,两个所述支撑臂沿外部探针的拔出方向抵持于所述上内壁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端子基部位于两个所述支撑臂中间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支撑臂的部分与两个所述支撑臂共同构成向着电路基板凸出的弧状结构,两个所述支撑臂的延伸末端抵持于所述上内壁面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端子基部位于两个所述支撑臂中间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支撑臂的部分从所述对接孔露出,以供所述外部探针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自所述变位空间的底壁向上凸伸形成的两个限位柱,两个所述限位柱沿所述可动端子基部的纵向位于所述可动端子基部的两侧。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邰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