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用软壳、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专利技术为申请号为202010231942.6、申请日为2020年03月27日、名称为一种电池用软壳、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用软壳、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成为人类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无人机等进入了快速发展和普及的阶段,研究和开发出相应的能够相匹配的高安全性储能设备成为亟需攻克的技术难题之一。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输出电压高、安全稳定性较好被广泛的应用于储能设备领域,但在锂电池的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锂电池使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产气问题受到颇多关注,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每个循环都可观察到CO2产生,当多个循环相加时,CO2气体逐渐积累会对电池性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有研究表明,目前主流的正极材料NCM表面的碳酸锂以及NCM中的O原子逸出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同时,对于包含电解液体系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用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用软壳包括由树脂层和二氧化碳响应层组成的透明识别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用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用软壳包括由树脂层和二氧化碳响应层组成的透明识别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响应层由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聚合物薄膜组成,所述聚合物薄膜具有最高临界温度或最低临界温度,且所述聚合物薄膜由二氧化碳响应性单体和共溶性单体聚合组成,所述聚合物薄膜吸收二氧化碳后,所述聚合物薄膜的最高临界温度或最低临界温度发生改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识别部占电池用软壳总面积的8~15%;
所述电池用软壳中,还包括铝塑膜,所述透明识别部周围环绕铝塑膜;
所述树脂层与二氧化碳响应层厚度之和小于铝塑膜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池用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膜包括基材层、依次设置于所述基材层表面的金属箔层和热封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材层和金属箔层之间的粘结层和设置于所述金属箔层和热封层之间的粘结层;
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5~10μm。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电池用软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合物薄膜粘附到树脂层上,得到透明识别部;
(2)将铝塑膜冲孔形成开口,将所述透明识别部附着到开口处,通过热粘合将所述铝塑膜和透明识别部进行结合,得到电池用软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用软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共溶性单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峥,冯玉川,何泓材,周柯,王丹丹,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