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电性结构板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39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导电性结构板栅,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板栅框体;板栅框体两竖直边框间连接有上横筋和下横筋;上横筋与板栅框体间围合成上区;上区内通过若干横筋和竖筋形成均匀分布的上网格;下横筋与板栅框体间围合成下区,且下区的面积为上区面积的两倍;下区内通过若干横筋和竖筋形成均匀分布的下网格;上横筋和下横筋的中部连接有一分隔筋;上横筋和下横筋间连接有两对斜筋条;每对斜筋条成倒“八”字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板栅框体分为大小不同的上区和下区,以及将上区和下区设置成均布的上网格和下网格,使得板栅框体的上网格的密度大于下网格的密度,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的均匀性,以及电流传输的均匀性和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导电性结构板栅
本专利技术属于蓄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导电性结构板栅。
技术介绍
板栅是铅蓄电池的主要组成部件之一,其结构和性能是决定铅蓄电池的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技术中极板的板栅大多以长方形网格设计为主,横筋与竖筋相互垂直形成均匀分布的网格,上述设计可使得活性物质上、下利用率分布均匀,进一步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但在电流传导过程中,靠近极耳端的竖筋电流大,极耳间隔距离越远的位置的竖筋电流越小,使得电流传输不均匀,降低了电流传输的效率。同时,板栅上部和下部的活性物质利用率也产生差异,使得电池在使用时的性能受到影响。因此,亟待对现有蓄电池板栅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板栅上活性物质利用率的均匀性,以及电流传输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导电性结构板栅,通过将板栅框体分为大小不同的上区和下区,以及将上区和下区设置成均布的上网格和下网格,使得板栅框体的上网格的密度大于下网格的密度,解决了现有活性物质利用率不均匀,以及电流传输不均匀和传输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高导电性结构板栅,包括板栅框体;所述板栅框体的上边框设置有极耳;所述板栅框体两竖直边框间固定连接有上横筋和下横筋;所述上横筋与板栅框体上边框和两竖直边框间围合成上区;所述上区内通过若干横筋和竖筋相互垂直形成均匀分布的上网格;所述下横筋与板栅框体下边框和两竖直边框间围合成下区,且下区的面积为上区面积的两倍;所述下区内通过若干横筋和竖筋相互垂直形成均匀分布的下网格;所述上横筋和下横筋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一分隔筋;所述上横筋和下横筋间固定连接有两对斜筋条;两对所述斜筋条相对分隔筋对称设置;每对所述斜筋条成倒“八”字分布。进一步地,所述上网格和下网格的高度,以及上横筋和下横筋的间距均相等。进一步地,所述上网格和下网格的面积比为3:2。进一步地,所述斜筋条的上端分别与上区内的两个竖筋位置对应,且下端与下区内的同一竖筋位置对应。进一步地,所述极耳与板栅框体的连接部位进行倒圆角处理。进一步地,所述板栅框体的上边框厚度大于两侧竖直边框的厚度。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板栅框体分为上区和下区,且下区的面积为上区的两倍,并将上区和下区设置成均布的上网格和下网格,使得板栅框体内部的上网格的密度大于下网格的密度,增加了上区竖筋的数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板栅框体上活性物质利用率的均匀性,以及保证了电流传输的均匀性,提高了电流的传输效率。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导电性结构板栅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板栅框体,2-极耳,3-上横筋,4-下横筋,5-斜筋条,101-上网格,102-下网格,301-分隔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高导电性结构板栅,包括长方形结构的板栅框体1。板栅框体1的上边框设置有极耳2,并且极耳2与板栅框体1的上边框连接部位进行倒圆角处理,提高极耳2与板栅框体1间连接的宽度,以及避免连接部产生裂纹的情况发生。同时,板栅框体1的上边框厚度大于两侧竖直边框的厚度。板栅框体1两竖直边框间固定连接有上横筋3和下横筋4;上横筋3与板栅框体1上边框和两个竖直边框间围合成上区;上区内通过若干条横筋和竖筋相互垂直形成均匀分布的上网格101。下横筋4与板栅框体1下边框和两个竖直边框间围合成下区,且下区的面积为上区面积的两倍;下区内通过若干个横筋和竖筋相互垂直形成均匀分布的下网格102。具体的,上网格101和下网格102的高度,以及上横筋3和下横筋4间的间距均相等。同时,上网格101和下网格102的面积比为3:2。从而使得上区内部的上网格101密度大于下区内的下网格102密度,有利于提高电流的传导分布,以及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上横筋3和下横筋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一分隔筋301;上横筋3和下横筋4间固定连接有两对斜筋条5,板栅框体1、极耳2、上横筋3、下横筋4和斜筋条5为一体式结构。两对斜筋条5相对分隔筋301对称设置;每对斜筋条5中的两个斜筋条5成倒“八”字分布,且每对中的两个斜筋条5上端分别与上区内的两个竖筋位置对应,且下端与下区内的同一竖筋位置对应。从而使得整体的电流导效率得到提高。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导电性结构板栅,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栅框体(1);所述板栅框体(1)的上边框设置有极耳(2);/n所述板栅框体(1)两竖直边框间固定连接有上横筋(3)和下横筋(4);所述上横筋(3)与板栅框体(1)上边框和两竖直边框间围合成上区;所述上区内通过若干横筋和竖筋相互垂直形成均匀分布的上网格(101);/n所述下横筋(4)与板栅框体(1)下边框和两竖直边框间围合成下区,且下区的面积为上区面积的两倍;所述下区内通过若干横筋和竖筋相互垂直形成均匀分布的下网格(102);/n所述上横筋(3)和下横筋(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一分隔筋(301);所述上横筋(3)和下横筋(4)间固定连接有两对斜筋条(5);/n两对所述斜筋条(5)相对分隔筋(301)对称设置;每对所述斜筋条(5)成倒“八”字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导电性结构板栅,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栅框体(1);所述板栅框体(1)的上边框设置有极耳(2);
所述板栅框体(1)两竖直边框间固定连接有上横筋(3)和下横筋(4);所述上横筋(3)与板栅框体(1)上边框和两竖直边框间围合成上区;所述上区内通过若干横筋和竖筋相互垂直形成均匀分布的上网格(101);
所述下横筋(4)与板栅框体(1)下边框和两竖直边框间围合成下区,且下区的面积为上区面积的两倍;所述下区内通过若干横筋和竖筋相互垂直形成均匀分布的下网格(102);
所述上横筋(3)和下横筋(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一分隔筋(301);所述上横筋(3)和下横筋(4)间固定连接有两对斜筋条(5);
两对所述斜筋条(5)相对分隔筋(301)对称设置;每对所述斜筋条(5)成倒“八”字分布。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钦晓峰陈林汪章杰侍子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能电池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