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摩托车电机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4357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动摩托车电机冷却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设有空腔,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且位于空腔内周向等距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翅片,所述空腔内且位于第一散热翅片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进水环管和出水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循环水泵工作,使得冷却水箱内水,经过进水管流进进水环管,然后流进冷却管,再流进出水环管,最后从出水管回流回冷却水箱内,实现冷却水的循环使用,通过流经冷却管内的冷却水吸收机壳和第一散热翅片的热量,对机壳进行冷却,从而对机壳内部的元件进行冷却,通过第三散热翅片加速机壳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摩托车电机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动摩托车
,具体为一种电动摩托车电机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摩托车是电动车的一种,用电瓶来驱动电机行驶,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由驱动电机、电源和电机的调速控制装置等组成。电动摩托车在使用时,驱动电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驱动电机本身的温升过高,从而对驱动电机造成两方面的危害,一方面驱动电机绕组在高温状态下绝缘性能降低引起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降低驱动电机的寿命并严重影响其性能,因此对驱动电机进行冷却散热非常重要。现有的电机一般采用外壳直接散热的方式,即在电机外侧安装散热翅片,此种方法,散热冷却效果有限。为此,我们推出一种电动摩托车电机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电机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摩托车电机冷却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设有空腔,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且位于空腔内周向等距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翅片,所述空腔内且位于第一散热翅片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摩托车电机冷却装置,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包括内壳体(101)和外壳体(102),所述内壳体(101)和外壳体(102)之间设有空腔(2),所述内壳体(101)和外壳体(102)之间且位于空腔(2)内周向等距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翅片(3),所述空腔(2)内且位于第一散热翅片(3)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进水环管(4)和出水环管(5),所述进水环管(4)和出水环管(5)之间周向等距连通有冷却管(6),所述冷却管(6)位于相邻两组所述第一散热翅片(3)之间,所述进水环管(4)和出水环管(5)上端分别连通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8),所述进水管(7)和出水管(8)均贯穿外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摩托车电机冷却装置,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包括内壳体(101)和外壳体(102),所述内壳体(101)和外壳体(102)之间设有空腔(2),所述内壳体(101)和外壳体(102)之间且位于空腔(2)内周向等距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翅片(3),所述空腔(2)内且位于第一散热翅片(3)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进水环管(4)和出水环管(5),所述进水环管(4)和出水环管(5)之间周向等距连通有冷却管(6),所述冷却管(6)位于相邻两组所述第一散热翅片(3)之间,所述进水环管(4)和出水环管(5)上端分别连通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8),所述进水管(7)和出水管(8)均贯穿外壳体(102)且伸出外壳体(102)外侧,所述进水管(7)和出水管(8)均与冷却水箱(9)相连通,所述冷却水箱(9)前侧面等距分布有第二散热翅片(10),所述冷却水箱(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小金顾月军陈易廷樊真涛黎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瑞摩速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