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433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板、金属遮光层、缓冲层和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有源层和导体层,二者间隔设置,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第一电极层上的间绝缘层和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二者间隔设置,第一电极与有源层电性连接,第二电极包括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二者相接,第一电极部与有源层电性连接,第二电极部与导体层之间形成第一电容,第二电极部与金属遮光层电性连接,使得金属遮光层与导体层之间形成第二电容。该方案中第二电极部与导体层之间形成第一电容,金属遮光层与导体层之间形成第二电容,增大了显示面板的电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大尺寸的显示面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为了提高大尺寸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分辨率,需要降低背板中的像素结构的大小。其中,像素结构包括薄膜晶体管、发光区、电容区以及走线等多种结构。现有的OLED中电容区需要较大的尺寸才能提供足够的电容。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电容大小的显示面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可以提高电容的大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基板;金属遮光层,所述金属遮光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在所述金属遮光层上;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在所述缓冲层上,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有源层;导体层,所述导体层与所述有源层间隔设置,所述导体层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n金属遮光层,所述金属遮光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上;/n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在所述金属遮光层上;/n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在所述缓冲层上,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n有源层;/n导体层,所述导体层与所述有源层间隔设置,所述导体层与所述金属遮光层相对设置;/n间绝缘层,所述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n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间绝缘层上,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n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有源层电性连接;/n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包括:/n第一电极部,所述第一电极部与所述有源层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金属遮光层,所述金属遮光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在所述金属遮光层上;
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在所述缓冲层上,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
有源层;
导体层,所述导体层与所述有源层间隔设置,所述导体层与所述金属遮光层相对设置;
间绝缘层,所述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
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所述间绝缘层上,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
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有源层电性连接;
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包括:
第一电极部,所述第一电极部与所述有源层电性连接;
第二电极部,所述第二电极部与所述第一电极部相接,所述第二电极部与所述导体层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极部与所述导体层之间形成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极部与所述金属遮光层电性连接,使得所述金属遮光层与所述导体层之间形成第二电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电极为对应的薄膜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一电极部为对应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所述第二电极部为阳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还包括:
栅极绝缘层,所述栅极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有源层上;
栅极层,所述栅极层设置在所述栅极绝缘层上,所述栅极层与所述导体层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层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具有导电材料;
所述间绝缘层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具有导电材料;
所述第二电极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金属遮光层电性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