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量子点显示装置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显示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量子点(QuantumDot,QD)材料的粒径一般介于1-10nm之间,由于电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连续的能带结构变成分立能级结构,因此发光光谱非常窄(20-30nm),色纯度高,显示色域广,可大幅超过NTSC的色域范围(>100%);同时通过彩色滤光片光吸收损耗小,可实现低功耗显示。作为新一代的发光材料,量子点由于其特殊的性能,在LED显示应用中正逐渐崭露头角。量子点材料通过吸收部分波段的蓝光,激发出部分波段的绿光及红光,能够有效提高显示屏幕的色域,满足高品质显示应用的需求。量子点彩膜是显示器件实现超高色域全彩显示的关键部件,现有技术是将量子点分散在光刻胶中,再通过光固化和蚀刻等方式,在基材特定区域上实现量子点光转换材料涂布。但该方案工艺过程复杂,生产成本高,对设备能力和精度要求很高,且难以实现像素级量子点排布。CN109988573A公开了一种复合量子点、量子点固态膜及其应用,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量子点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显示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蓝光背光源与量子点沉积层;/n所述量子点沉积层包括量子点沉积基板和均匀设置于量子点沉积基板上的至少2个像素单元;/n所述量子点沉积基板与所述蓝光背光源连接;/n所述蓝光背光源为所述像素单元提供激发蓝光;/n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1个红光量子点沉积单元、至少1个绿光量子点沉积单元、至少1个蓝光透射单元与至少1个红绿光双色量子点沉积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量子点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显示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蓝光背光源与量子点沉积层;
所述量子点沉积层包括量子点沉积基板和均匀设置于量子点沉积基板上的至少2个像素单元;
所述量子点沉积基板与所述蓝光背光源连接;
所述蓝光背光源为所述像素单元提供激发蓝光;
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1个红光量子点沉积单元、至少1个绿光量子点沉积单元、至少1个蓝光透射单元与至少1个红绿光双色量子点沉积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背光源为均匀分布的至少2个正方形点光源;
优选地,所述正方形点光源的边长为1-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量子点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量子点沉积单元的面积为1-1000μm2;
优选地,所述绿光量子点沉积单元的面积为1-1000μm2;
优选地,所述蓝光透射单元的面积为1-1000μm2;
优选地,所述红绿光双色量子点沉积单元的面积为1-1000μm2;
优选地,所述红光量子点沉积单元、绿光量子点沉积单元、蓝光透射单元与红绿光双色量子点沉积单元的面积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量子点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量子点沉积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ITO薄膜和红光量子点材料,所述ITO薄膜与所述量子点沉积基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绿光量子点沉积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ITO薄膜和绿光量子点材料,所述ITO薄膜与所述量子点沉积基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蓝光透射单元为设置于量子点沉积基板上的ITO薄膜;
优选地,所述红绿光双色量子点沉积单元包括ITO薄膜和设置于ITO薄膜上均匀混合的红光量子点材料与绿光量子点材料,所述ITO薄膜与所述量子点沉积基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量子点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量子点材料与绿光量子点材料均为AXMYEZ体系材料;
所述A元素为Ba、Ag、Na、Fe、In、Cd、Zn、Ga、Mg、Pb或Cs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所述M元素为S、Cl、O、As、N、P、S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丹鹏,张志宽,杨丽敏,徐冰,孙小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扑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