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感应电力传输
,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大部分无线充电装置采用的线圈主要使用QI技术标准:由紧密缠绕的线圈和磁芯组成,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线圈连续能量耦合进行能量的传送,线圈和磁芯共同作用提高传输效率。为了快充,紧密缠绕的线圈散热困难,很容易发热,需要增加散热结构,除了成本、复杂性,还存在重量和不耐久的问题。体积有限的无线充电平面板里,结构和模块的拼接越复杂就代表细微结构隐患越多,再加上是磁场应用,塑料材料必须用得多,这种叠加式技术结晶耐久性差,很容易衍生各种故障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不得不降低传输功率,在用户看不见的层面降温,同时增加稳定性,难以长时间较大功率传输能量。现有技术1(申请公布号为CN110571031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包括至少两层上下堆叠的线圈布线层,各线圈布线层中均包括若干设置于同一平面的线圈;其中,当前线圈布线层中各线圈分别设置于其他线圈布线层的各充电盲区中;通过多线圈的堆叠提高无线充电发射端利用率。该技术方案需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组线圈构成的发射线圈阵列,每组线圈包括两个单圈小线圈,两个单圈小线圈的结构中心对称,分别为“去”线圈和“返”线圈;“返”线圈排成一行,“去”线圈排成一行,同列的“去”线圈和“返”线圈间隔设置,所有单圈小线圈电流流向相同,所有单圈小线圈串连阵列组成一个大线圈,一线入、一线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组线圈构成的发射线圈阵列,每组线圈包括两个单圈小线圈,两个单圈小线圈的结构中心对称,分别为“去”线圈和“返”线圈;“返”线圈排成一行,“去”线圈排成一行,同列的“去”线圈和“返”线圈间隔设置,所有单圈小线圈电流流向相同,所有单圈小线圈串连阵列组成一个大线圈,一线入、一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连阵列的最下列和最上列均为“去”线圈,最下列的第一个“去”线圈外端与电源正极电性相连,同列相邻“去”线圈的外端电性相连,最上列的“去”线圈与同列邻近的“返”线圈外端电性相连,同列相邻“返”线圈的外端电性相连,每列沿电流流向的最末“返”线圈外端与下列邻近的“去”线圈外端电性相连,如此循环,整个串连阵列沿电流流向的最末“返”线圈与电源负极电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同列的所述“去”线圈、“返”线圈左右对齐。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电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