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讯设备连接器用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22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通讯设备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讯设备连接器用轴承,包括包括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中层位于上层与下层之间,且上层、中层和下层之间开设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圈侧壁上对称设有两组连续波浪状的凸起;每组所述凸起的首端到凸起的末端呈上升趋势,且凸起的一倾斜面与中层的平面成25°角,凸起的另一倾斜面与中层的平面成30°角;其中一组所述的末端与另一组所述凸起的首端固接,且固接点圆滑过渡两组凸起;插头与通讯设备连接器连接,插头被凸起卡在通孔内,使得插头与通讯设备连接器上的插孔难以脱离,即插头与插孔之间的间隙被进行限制,从而插头与插孔之间的稳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讯设备连接器用轴承
本技术属于通讯设备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通讯设备连接器用轴承。
技术介绍
传统的通讯设备连接时,通过带有插头的连接线将通讯设备之间进行连接,而插头与通讯设备上插孔连接是通过插头外圈与插孔内圈之间的挤压力连接一起,但对于通讯设备,一旦插头与插孔之间出现松动,通讯设备将面临瘫痪的问题,为此通过一种通讯设备连接器用的轴承提高插头与插口之间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讯设备连接器用轴承,通过一种通讯设备连接器用的轴承提高插头与插口之间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讯设备连接器用轴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中层位于上层与下层之间,且上层、中层和下层之间开设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圈侧壁上对称设有两组连续波浪状的凸起;每组所述凸起的首端到凸起的末端呈上升趋势,且凸起的一倾斜面与中层的平面成25°角,凸起的另一倾斜面与中层的平面成30°角;其中一组所述的末端与另一组所述凸起的首端固接,且固接点圆滑过渡两组凸起。优选的,所述下层的通孔内圈上设有一圈橡胶密封圈;所述橡胶密封圈的内圈开设环形槽,环形槽扣在下层的通孔内圈上。优选的,所述上层的外圈对称开设平端面,且平端面上设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成等边三角形形状,固定销的尖端指向上层的端面。优选的,所述上层的侧壁上均匀开设多个卡口;所述卡口的两侧壁上开设滑槽,滑槽内设有弹簧和挤压块;所述挤压块通过弹簧连接滑槽的内底面。优选的,所述挤压块由橡胶材质制成,且挤压块的表面设有凸点,且凸点向中层方向倾斜。优选的,所述中层的两端面设有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的形状与中层形状相适应,橡胶垫圈粘接在中层的两端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插头与通讯设备连接器连接,插头被凸起卡在通孔内,使得插头与通讯设备连接器上的插孔难以脱离,即插头与插孔之间的间隙被进行限制,从而插头与插孔之间的稳定连接,以及插头在贯穿通孔时,插头也贯穿橡胶密封圈,此时橡胶密封圈的内圈贴附挤压在插头的外侧上,提高插头外侧壁与通孔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外界灰尘渗透到插孔内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中凸起的展开平面图;图例说明:本体1、上层11、固定销111、卡口112、滑槽113、弹簧114、挤压块115、凸点116、中层12、橡胶垫圈121、下层13、通孔14、橡胶密封圈141、凸起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参见图1~图4,一种通讯设备连接器用轴承,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上层11、中层12和下层13;所述中层12位于上层11与下层13之间,且上层11、中层12和下层13之间开设通孔14;所述通孔14的内圈侧壁上对称设有两组连续波浪状的凸起15;每组所述凸起15的首端到凸起15的末端呈上升趋势,且凸起15的一倾斜面与中层12的平面成25°角,凸起15的另一倾斜面与中层12的平面成30°角;其中一组所述的末端与另一组所述起的首端固接,且固接点圆滑过渡两组凸起15;传统的通讯设备连接时,通过带有插头的连接线将通讯设备之间进行连接,而插头与通讯设备上插孔连接是通过插头外圈与插孔内圈之间的挤压力连接一起,但对于通讯设备,一旦插头与插孔之间出现松动,通讯设备将面临瘫痪的问题,为此通过一种通讯设备连接器用的轴承提高插头与插口之间的稳定性和牢固性;首先插头倾斜从下层13通孔14位置贯穿到上层11通孔14的孔端,插头的外侧壁上对称固接的定位销卡在两组凸起15上,然后转动插头,使得插头上定位销卡在两组凸起15之间连接处的圆滑过渡点位置,此时插头与通讯设备连接器连接,同时插头被凸起15卡在通孔14内,使得插头与通讯设备连接器上的插孔难以脱离,即插头与插孔之间的间隙被进行限制,从而插头与插孔之间的稳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层13的通孔14内圈上设有一圈橡胶密封圈141;所述橡胶密封圈141的内圈开设环形槽,环形槽扣在下层13的通孔14内圈上;插头在贯穿通孔14时,插头也贯穿橡胶密封圈141,此时橡胶密封圈141的内圈贴附挤压在插头的外侧上,提高插头外侧壁与通孔14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外界灰尘渗透到插孔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层11的外圈对称开设平端面,且平端面上设有固定销111;所述固定销111成等边三角形形状,固定销111的尖端指向上层11的端面;通过固定销111,使得本体1在安置在通讯设备连接器时,安装工人可以顺利找到相应安装位置点,同时通过固定销111将本体1的转动动作限制在通讯设备连接器上,避免旋转插头时,本体1同插头一齐转动现象的发生。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层11的侧壁上均匀开设多个卡口112;所述卡口112的两侧壁上开设滑槽113,滑槽113内设有弹簧114和挤压块115;所述挤压块115通过弹簧114连接滑槽113的内底面;当本体1安装在通讯设备连接器上后,通讯设备连接器的卡柱嵌入在卡口112内,同时卡柱被弹簧114和挤压板进行挤压,增大卡柱与卡口1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挤压块115由橡胶材质制成,且挤压块115的表面设有凸点116,且凸点116向中层12方向倾斜;通过倾斜的凸点116,增大对卡柱脱离卡口112时的阻碍力,以及挤压块115由橡胶材质制成,增大挤压块115与卡柱之间的接触面积,继而增大挤压块115与卡柱之间的摩擦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中层12的两端面设有橡胶垫圈121;所述橡胶垫圈121的形状与中层12形状相适应,橡胶垫圈121粘接在中层12的两端面上;通过橡胶垫圈121,一方面可以提高本体1与通讯设备连接器之间密封性,避免外界灰尘渗透在通讯设备内,另一方面,对本体1与通讯设备连接器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行缓冲,将外界作用在本体1的碰撞挤压力逐渐转移到橡胶垫圈121,对本体1和通讯设备连接器进行保护。工作原理:首先插头倾斜从下层13通孔14位置贯穿到上层11通孔14的孔端,插头的外侧壁上对称固接的定位销卡在两组凸起15上,然后转动插头,使得插头上定位销卡在两组凸起15之间连接处的圆滑过渡点位置,此时插头与通讯设备连接器连接,同时插头被凸起15卡在通孔14内,使得插头与通讯设备连接器上的插孔难以脱离,即插头与插孔之间的间隙被进行限制,从而插头与插孔之间的稳定连接,以及插头在贯穿通孔14时,插头也贯穿橡胶密封圈141,此时橡胶密封圈141的内圈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讯设备连接器用轴承,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中层位于上层与下层之间,且上层、中层和下层之间开设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圈侧壁上对称设有两组连续波浪状的凸起;每组所述凸起的首端到凸起的末端呈上升趋势,且凸起的一倾斜面与中层的平面成25°角,凸起的另一倾斜面与中层的平面成30°角;其中一组所述的末端与另一组所述凸起的首端固接,且固接点圆滑过渡两组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讯设备连接器用轴承,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中层位于上层与下层之间,且上层、中层和下层之间开设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圈侧壁上对称设有两组连续波浪状的凸起;每组所述凸起的首端到凸起的末端呈上升趋势,且凸起的一倾斜面与中层的平面成25°角,凸起的另一倾斜面与中层的平面成30°角;其中一组所述的末端与另一组所述凸起的首端固接,且固接点圆滑过渡两组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设备连接器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的通孔内圈上设有一圈橡胶密封圈;所述橡胶密封圈的内圈开设环形槽,环形槽扣在下层的通孔内圈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设备连接器用轴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维儿高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驰昶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