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可自适应控制的交通信号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4133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通信号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式可自适应控制的交通信号灯装置,包括移动基座,机架的上端设置有摄像头,移动基座的下端转动设置有四个转动板,转动板的下端设置有吸盘,转动板和吸盘的数量均是4个,机架的上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杆,摄像头的下端连接在转动杆的上端,摄像头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在灯架的上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转动板下端的吸盘吸附在地面上,从而可以防止上端的移动基座和灯架被风吹走,增强了该信号灯的稳定性,锁定连接杆插入到锁定方孔的内部,使得转动板不在转动,实现了稳固的定位,转动杆带动上端的摄像头可以旋转,从而使得摄像头可以观察多角度的车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可自适应控制的交通信号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信号灯
,具体是一种移动式可自适应控制的交通信号灯装置。
技术介绍
红绿灯是国际统一的交通信号灯。红灯是停止信号,绿灯是通行信号。交叉路口,几个方向来的车都汇集在这儿,红灯亮,禁止直行或左转弯,在不碍行人和车辆情况下,允许车辆右转弯;绿灯亮,准许车辆直行或转弯;黄灯亮,停在路口停止线或人行横道线以内,已经继续通行;黄灯闪烁时,警告车辆注意安全。在有些交通路口,会设置一些可移动式的交通信号灯,现在市面上有一种信号灯的上面会加装摄像头,根据远处的车流量来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从而来调整红绿灯的变化,但是由于底部的转动轮固定效果不好,当出现大风的时候,可能将信号灯刮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移动式可自适应控制的交通信号灯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可自适应控制的交通信号灯装置,包括移动基座,所述移动基座的上端设置有灯架,所述移动基座的下端转动设置有转动轮,所述机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可自适应控制的交通信号灯装置,包括移动基座(1),所述移动基座(1)的上端设置有灯架(2),所述移动基座(1)的下端转动设置有转动轮(3),所述机架的上端设置有摄像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基座(1)的下端转动设置有四个转动板(6),所述转动板(6)的下端设置有吸盘(7),所述转动板(6)和吸盘(7)的数量均是4个,所述机架的上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杆(14),所述摄像头(4)的下端连接在转动杆(14)的上端,所述摄像头(4)通过转动杆(14)转动连接在灯架(2)的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可自适应控制的交通信号灯装置,包括移动基座(1),所述移动基座(1)的上端设置有灯架(2),所述移动基座(1)的下端转动设置有转动轮(3),所述机架的上端设置有摄像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基座(1)的下端转动设置有四个转动板(6),所述转动板(6)的下端设置有吸盘(7),所述转动板(6)和吸盘(7)的数量均是4个,所述机架的上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杆(14),所述摄像头(4)的下端连接在转动杆(14)的上端,所述摄像头(4)通过转动杆(14)转动连接在灯架(2)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可自适应控制的交通信号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基座(1)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所述转动板(6)的上端转动连接在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可自适应控制的交通信号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基座(1)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9),所述第二电机(9)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螺纹丝杆(10),所述螺纹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国柱何建琴刘嘉欣刘静然汤泽兰冀字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