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头面颈防辐射的一体化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介入技术是近年来在影像诊断学基础上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介入技术通常是在射线透视和造影指导下进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曝光量大、时间长、床边操作等特点,施术医师和患者不可避免地受到射线的长时间照射,射线对人体的损害具有累积效应;研究表明,介入技术工作者年受照剂量是同期对照放射工作人员的几十倍,因此介入手术中的放射防护是重中之重。现有技术中,当医护人员在进行介入手术之前,通常需要佩戴铅帽、铅面屏以及铅围脖,以便分别对自身的头部、面部以及颈部进行防护;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例如,1、现有的铅帽、铅面屏以及铅围脖都是相互独立的防护装置,需要分别佩戴,不仅佩戴过程麻烦,耗时长,而且不便于收纳;2、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通常是先戴铅帽,然后再在铅帽上佩戴靠头架支撑的铅面屏,最后在颈部佩戴铅围脖,但由于铅帽的形状不规则,而头架通常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导致铅面屏的头架与铅帽很难完全贴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罩住佩戴者头部的盔壳、面屏以及围脖,其中,/n所述盔壳的前部构造有用于供佩戴者视物的通孔或槽口,盔壳的后部对应佩戴者后脑勺的位置处构造有缺口,所述盔壳内设置有至少一层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下缘延伸出所述盔壳的下端所设定的距离,且位于所述缺口内的防护层构造有用于将防护层分割为左部分和右部分的开口,所述左部分和右部分采用部分重合的方式可拆卸的连接为一体,/n所述围脖设置于所述通孔或槽口的下部,且所述围脖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防护层相连,用于防护佩戴者的颈部,所述防护层和/或所述围脖采用含铅材料制成,/n所述面屏活动安装于所述盔壳,并用于封闭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罩住佩戴者头部的盔壳、面屏以及围脖,其中,
所述盔壳的前部构造有用于供佩戴者视物的通孔或槽口,盔壳的后部对应佩戴者后脑勺的位置处构造有缺口,所述盔壳内设置有至少一层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下缘延伸出所述盔壳的下端所设定的距离,且位于所述缺口内的防护层构造有用于将防护层分割为左部分和右部分的开口,所述左部分和右部分采用部分重合的方式可拆卸的连接为一体,
所述围脖设置于所述通孔或槽口的下部,且所述围脖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防护层相连,用于防护佩戴者的颈部,所述防护层和/或所述围脖采用含铅材料制成,
所述面屏活动安装于所述盔壳,并用于封闭所述通孔或槽口,所述面屏采用含铅且透光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盔壳内还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盔壳与所述防护层之间,和/或,所述缓冲层设置于所述防护层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屏采用含铅玻璃、或含铅且透光的塑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螺母,所述面屏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铰接孔,所述盔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铰接柱,所述铰接柱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螺母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铰接孔套设于所述铰接柱,并通过调节螺母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体化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脖包括颈部包围部及设置于所述颈部包围部下方的延伸部,所述颈部包围部的两端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漫丽,王韵,郑倩,王祖莉,刘雪,张莉,王沁泽,刘洋,谢涛,刘娟,张慧,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