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晟专利>正文

一种最大化利用空间增强共鸣且贴合使用姿势的口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080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乐器领域,具体为一种最大化利用空间增强共鸣且贴合使用姿势的口琴,包括琴体、前端盖和夹盖;前端盖安装在琴体前侧,夹盖安装在琴体上下两侧;琴体包括扭簧凹槽、省料凹槽、琴格和琴格口;扭簧凹槽位于琴体上表面,省料凹槽位于琴体后侧,琴格位于琴体内,琴格口贯穿琴体前侧表面且与琴格相连通;扭簧凹槽包括扭簧和扭簧凹槽孔;扭簧固定在扭簧凹槽内,琴格设计的结构极大地减少了不必要的琴格部分,减少了材料浪费,也增强了琴体的共鸣空间,吹嘴采用了特制的弧度,以及方孔设计,极大地增加进气量,盖板设计了,便于握持,以及易于声音扩散的喇叭口,盖板上刻有音符标识,帮助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最大化利用空间增强共鸣且贴合使用姿势的口琴
本技术涉及乐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最大化利用空间增强共鸣且贴合使用姿势的口琴。
技术介绍
目前的半音阶口琴琴格都是方方正正,然后口琴有高低音簧片,音越高,簧片越短,气道也越短,因此在高音部分的很大一片区域都是无用的。不仅浪费材料,还不利于增大声音的共鸣腔体。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的半音阶口琴琴格都是方方正正,然后口琴有高低音簧片,音越高,簧片越短,气道也越短,因此在高音部分的很大一片区域都是无用的,本技术根据簧片的长短设计了一种带有省料凹槽的口琴,减少了成本,而且吹嘴采用了特制的弧度,以及方孔设计,极大地增加进气量。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最大化利用空间增强共鸣且贴合使用姿势的口琴,包括琴体、前端盖和两个夹盖;前端盖安装在琴体前侧,两个夹盖分别安装在琴体上下两侧;琴体包括扭簧凹槽、省料凹槽、琴格和琴格口;扭簧凹槽位于琴体上表面,省料凹槽位于琴体后侧,琴格位于琴体内,琴格口贯穿琴体前侧表面且与琴格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最大化利用空间增强共鸣且贴合使用姿势的口琴,其特征在于:包括琴体(1)、前端盖(2)和两个夹盖(3);/n前端盖(2)安装在琴体(1)前侧,两个夹盖(3)分别安装在琴体(1)上下两侧;/n琴体(1)包括扭簧凹槽(11)、省料凹槽(12)、琴格(13)和琴格口(14);/n扭簧凹槽(11)位于琴体(1)上表面,省料凹槽(12)位于琴体(1)后侧,琴格(13)位于琴体(1)内,琴格口(14)贯穿琴体(1)前侧表面且与琴格(13)相连通;/n扭簧凹槽(11)内设有扭簧凹槽孔(112),扭簧凹槽(11)内安装有扭簧(111);/n扭簧(111)固定在扭簧凹槽(11)内,扭簧凹槽孔(112)贯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最大化利用空间增强共鸣且贴合使用姿势的口琴,其特征在于:包括琴体(1)、前端盖(2)和两个夹盖(3);
前端盖(2)安装在琴体(1)前侧,两个夹盖(3)分别安装在琴体(1)上下两侧;
琴体(1)包括扭簧凹槽(11)、省料凹槽(12)、琴格(13)和琴格口(14);
扭簧凹槽(11)位于琴体(1)上表面,省料凹槽(12)位于琴体(1)后侧,琴格(13)位于琴体(1)内,琴格口(14)贯穿琴体(1)前侧表面且与琴格(13)相连通;
扭簧凹槽(11)内设有扭簧凹槽孔(112),扭簧凹槽(11)内安装有扭簧(111);
扭簧(111)固定在扭簧凹槽(11)内,扭簧凹槽孔(112)贯穿扭簧凹槽(11)前侧;
前端盖(2)包括垫板(21)、隔板(22)和吹嘴板(23);
垫板(21)固定连接在琴体(1)前侧,吹嘴板(23)固定在垫板(21)前侧,隔板(22)位于垫板(21)和吹嘴板(23)之间且与垫板(21)滑动连接,垫板(21)上设有与琴格口(14)相匹配的孔;
隔板(22)包括扭簧安装孔(221)、按钮(222)、左限位槽(223)和右限位槽(224);
扭簧安装孔(221)位于隔板(22)右侧,按钮(222)与隔板(22)右端固定连接,左限位槽(223)位于隔板(22)左端,右限位槽(2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晟吴东杨
申请(专利权)人:杨晟吴东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