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设备用身份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397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用身份识别系统,属于身份识别技术领域,包括验证设备、数据采集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验证设备上分别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磁卡读取模块、二维码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和补光灯,指纹识别模块、磁卡读取模块、二维码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均电性连接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处理器和存储器单元;所述电源模块的分别与处理器和验证设备电性连接,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有监管终端、远程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远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移动终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存储器单元电性连接到公安网络服务器,能够将数据信息与公安网络服务器被人的犯罪在逃人员进行比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设备用身份识别系统
本技术属于身份识别
,具体是一种计算机设备用身份识别系统。
技术介绍
计算机网络世界中一切信息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都是用一组特定的数据来表示的,计算机只能识别用户的数字身份,所有对用户的授权也是针对用户数字身份的授权。身份识别系统是为了安全而建立的对人进行身份验证的一种技术系统,通过对人进行一系列的数据信息验证,来对人的身份进行核实,身份识别系统的作用类似于钥匙,用于启动电子设备,标记上记录着用于机器识别的个人信息。如何保证以数字身份进行操作的操作者就是这个数字身份合法拥有者,也就是说保证操作者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身份认证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为防护网络资产的第一道关口,身份认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身份识别系统广泛应用于小区门禁、写字楼、行政单位或者一些高级酒店等多种场合,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现有的用于身份识别的系统大多数验证的方式都比较单一,往往只具有一种验证方式,例如有的身份识别通过身份识别卡来进行验证,如果使用者忘记携带身份识别卡则无法进行验证,而有的身份识别需要通过输入密码进行验证,使用者需要一直牢记验证密码,如果忘记了验证密码则也同样无法进行验证,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用身份识别系统及应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设备用身份识别系统,包括验证设备、数据采集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验证设备上分别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磁卡读取模块、二维码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和补光灯,指纹识别模块、磁卡读取模块、二维码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均电性连接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处理器和存储器单元,所述存储器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公安网络服务器;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处理器和验证设备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有监管终端、远程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控制设备;所述远程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和移动终端双向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远程控制模块包括无线以太网设备、4G/5G通信网络设备和蓝牙设备。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或者电脑等移动设备。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控制设备为人行闸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将存储器单元电性连接到公安网络服务器,能够将数据信息与公安网络服务器的犯罪在逃人员进行比对,帮助公安机关抓捕逃犯;通过设置的远程控制模块能够将数据信息传输到移动终端上,通过移动终端也可以对驱动模块进行控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通过设置的指纹识别模块、磁卡读取模块、二维码模块和人脸识别模块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多种方式的验证,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通过设置的补光灯能够进行照明,使人脸识别时的图像更加的清楚。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计算机设备用身份识别系统的系统框图。图中:1、指纹识别模块;2、磁卡读取模块;3、二维码模块;4、人脸识别模块;5、补光灯;6、数据采集模块;7、存储器单元;8、公安网络服务器;9、处理器;10、电源模块;11、监管终端;12、远程控制模块;13、移动终端;14、驱动模块;15、控制设备;16、无线以太网设备;17、4G/5G通信网络设备;18、蓝牙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一种计算机设备用身份识别系统,包括验证设备、数据采集模块6和电源模块10;所述验证设备上分别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1、磁卡读取模块2、二维码模块3、人脸识别模块4和补光灯5,指纹识别模块1、磁卡读取模块2、二维码模块3和人脸识别模块4属于并列关系,互不影响,指纹识别模块1、磁卡读取模块2、二维码模块3和人脸识别模块4其中一种或多种身份信息验证方式通过均可以实现身份识别通过,补光灯5能够加强光照,使人脸识别验证采集的图像更加清楚,指纹识别模块1采用指纹机设备进行使用,指纹通过事先录入,磁卡读取模块2采用读卡器进行使用,所读取的卡通过办理获得,二维码模块通过手机进行身份验证,验证设备与数据采集模块6电性连接,指纹识别模块1、磁卡读取模块2、二维码模块3和人脸识别模块4的输出端均电性连接到数据采集模块6的输入端,数据采集模块6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处理器9和存储器单元7,存储器单元7包括用于保存被识别的身份信息的缓存区,还包括用于保存预设的身份信息的存储区,数据采集模块6将采集到的验证数据信息传输到存储器单元7的缓存区内存储,存储器单元7中缓存区内存储的内容与存储区的内容进行匹配,存储器单元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公安网络服务器8,在不存在匹配结果的情况下,存储器单元7能够将数据信息传输到公安网络服务器8,与公安网络服务器8上备案的犯罪在逃人员数据信息进行比对,使用功能更加强大。所述电源模块10的分别与处理器9和验证设备电性连接,通过电源模块10为指纹识别模块1、磁卡读取模块2、二维码模块3、人脸识别模块4和补光灯5进行供电,处理器9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有监管终端11、远程控制模块12和驱动模块14,监管终端11对验证人员的数据信息进行监管,驱动模块14的输出端连接有控制设备15,控制设备15是控制人员通行的一种限制设备,例如人行闸机,存储器单元7中缓存区内存储的内容与存储区的内容进行匹配存在匹配结果时,控制设备15上的限制装置打开,使人能够正常通行,如果存储器单元7中缓存区内存储的内容与存储区的内容进行匹配不存在匹配结果,则控制设备15上的限制装置关闭,使人无法正常通行,数据采集模块6将身份信息发送给处理器9后,如果匹配结果不为空,则处理器9将开启信号传输给驱动模块14,驱动模块14驱动控制设备15上的限制装置打开,如果匹配结果为空,则处理器9将关闭信息传输给启动模块14,或者不传输信号给驱动模块14,使得驱动模块14无法驱动控制设备15打开限制装置。所述远程控制模块12包括无线以太网设备16、4G/5G通信网络设备17和蓝牙设备18,无线以太网设备16、4G/5G通信网络设备17和蓝牙设备18均可以对无线信号进行传输,无线以太网设备16、4G/5G通信网络设备17和蓝牙设备18分别通过对应的无线通信网络和移动终端13通信,移动终端13可以是手机或者电脑等移动设备,移动设备13和驱动模块14之间电性连接,通过在移动设备13上进行操作,同样能够控制驱动模块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指纹识别模块1、磁卡读取模块2、二维码模块3和人脸识别模块4其中一种或多种验证方式进行验证,指纹识别模块1对指纹进行识别,磁卡读取模块2对身份卡进行读取,通过手机验证进行二维码模块3验证,通过人脸识别模块4的红外摄像头对人脸进行识别,获取的身份信息传输到数据采集模块6上,数据采集模块6将数据信息传输到存储器单元7的缓存区与存储区中的内容进行比对,如果比对不成功则验证失败,存储器单元7将数据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设备用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验证设备、数据采集模块(6)和电源模块(10),所述验证设备上分别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1)、磁卡读取模块(2)、二维码模块(3)、人脸识别模块(4)和补光灯(5),指纹识别模块(1)、磁卡读取模块(2)、二维码模块(3)和人脸识别模块(4)的输出端均电性连接到数据采集模块(6)的输入端,所述数据采集模块(6)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处理器(9)和存储器单元(7),所述存储器单元(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公安网络服务器(8);所述电源模块(10)分别与处理器(9)和验证设备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9)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有监管终端(11)、远程控制模块(12)和驱动模块(14),所述驱动模块(14)的输出端连接有控制设备(15);所述远程控制模块(12)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和移动终端(13)双向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设备用身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验证设备、数据采集模块(6)和电源模块(10),所述验证设备上分别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1)、磁卡读取模块(2)、二维码模块(3)、人脸识别模块(4)和补光灯(5),指纹识别模块(1)、磁卡读取模块(2)、二维码模块(3)和人脸识别模块(4)的输出端均电性连接到数据采集模块(6)的输入端,所述数据采集模块(6)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处理器(9)和存储器单元(7),所述存储器单元(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公安网络服务器(8);所述电源模块(10)分别与处理器(9)和验证设备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9)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有监管终端(11)、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李肖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恒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