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速度曲线与时刻表综合节能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
,特别是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速度曲线与时刻表综合节能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张,城市轨道交通需求量迅猛增长。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高效、便捷等优点,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可以有效缓解道路交通负担、节约社会资源及减少交通拥堵问题。然而,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量庞大,其能源消耗总量居高不下,运营成本很高。其中,列车牵引能耗约占总能耗的50%,占据较大比重,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列车牵引能耗成为了当下的重点研究问题。降低列车牵引能耗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从线路角度优化:尽量考虑设计节能坡,使势能和动能相互转换。2)从改进设备角度优化:优化车身材料以减少列车重量、减少线网能量传递损耗、安装储能装置将再生制动能量存储利用等。3)从运营角度优化:在保证运行安全和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优化列车速度曲线、调整时刻表,降低列车牵引能耗,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效率。上述三个方面中,1)对已建成并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速度曲线与时刻表综合节能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基于列车运行过程受力分析,建立列车区间运行牵引能耗计算模型;/n步骤2,以区间运行牵引能耗和区间运行时间为优化目标,建立基于Pareto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单列车速度曲线优化模型;/n步骤3,建立可供节能时刻表分析计算的数据模块;/n步骤4,以全线路列车牵引总能耗最小化为目标,建立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时刻表优化模型,获取节能区间运行时间及停站时间分配方案;/n步骤5,输出节能优化结果,确定全线列车节能最优调整策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速度曲线与时刻表综合节能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列车运行过程受力分析,建立列车区间运行牵引能耗计算模型;
步骤2,以区间运行牵引能耗和区间运行时间为优化目标,建立基于Pareto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单列车速度曲线优化模型;
步骤3,建立可供节能时刻表分析计算的数据模块;
步骤4,以全线路列车牵引总能耗最小化为目标,建立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时刻表优化模型,获取节能区间运行时间及停站时间分配方案;
步骤5,输出节能优化结果,确定全线列车节能最优调整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速度曲线与时刻表综合节能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列车运行过程受力包括列车所受的合力、牵引力及运行阻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速度曲线与时刻表综合节能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列车区间运行牵引能耗计算模型为:其中,Et_pre表示前一仿真时刻列车牵引能耗,Et为当前仿真时刻列车牵引能耗,Δt表示仿真步长,Pmotor表示电机牵引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速度曲线与时刻表综合节能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如下:
(1)输入仿真数据,仿真数据包括线路站点位置数据、坡道弯道数据、区间最短运行时间数据、列车属性数据及Pareto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相关参数,其中,列车属性数据包含列车编组、载客量、基本阻力参数、逆变器效率和牵引制动特性;
(2)粒子编码,采用实数编码,编码对象为列车对应运行区间的运行工况转换点;
(3)确定优化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其中,具体目标函数如下:
minf(x)=min{fE(x),fT(x)}
式中,fE(x)为能耗指标函数,fT(x)为时间指标函数,x=[x1,x2,…,xl]为l个决策控制变量,对应于列车的l个运行工况转换点;
所述目标函数以安全指标、精准停车指标、舒适度指标的规定值或规定变化范围为约束条件;
(4)种群初始化:将进化代数t赋值为1;将粒子的初始速度、位置、个体非支配等级和个体被支配数目均设为0;将所有粒子的个体最优值和全局最优值初始化为0;初始种群中所有粒子对应运行区间按运行工况不同进行离散,得到对应的列车运行工况转换点矩阵X=[x1,x2,…xi…,xN],其中N为种群大小,种群中每个粒子个体xi对应一个列车运行工况转换点矩阵;
(5)初始化种群中所有粒子的位置参数:通过随机函数生成随机数,将第一代种群中所有粒子的位置初值设为生成的随机数;
(6)求解当前种群中所有粒子的能耗指标函数fE(x)和时间指标函数fT(x)适应度值:对种群中每个粒子个体对应的列车运行工况转换点矩阵xi建立步骤1所述的区间运行牵引能耗计算模型,计算出每个粒子对应的能耗指标fE(x)和时间指标fT(x);对于安全指标和精准停车指标不满足的粒子xi,将其能耗指标和时间指标极大化,使之成为劣解,进而得到种群的能耗指标适应度值矩阵fE(x1,x2,…xi…,xN)和时间指标适应度值矩阵fT(x1,x2,…xi…,xN);
(7)计算当前种群中粒子的非支配等级,将非支配等级为0的粒子全部存入局部最优容器,并保存为当代最优解;
(8)根据Pareto支配关系选择个体最优值作为个体最优粒子;
(9)更新外部存储库中的解:将局部最优容器中的解并入外部存储库中;进行非支配等级排序和拥挤距离计算,计算外部存储库中粒子的非支配等级和拥挤距离;按照计算结果更新粒子的非支配等级和拥挤距离;其中,外部存储库存储最终的寻优结果;
(10)将外部存储库中计算得出的拥挤距离最大的粒子设为全局最优粒子;
(11)判断迭代是否满足跳出循环的条件:判断是否达到设置的最大迭代代数,若到达则结束并进入(13),若未到达则进入(12);
(12)更新所有粒子的速度和位置参数,继续产生下一代子种群,并进入(6);
其中,表示第i代中第d个粒子的位置,Vid表示第i代中第d个粒子的速度,表示第d个粒子在前i代中的最优适应度值,gbesti表示当前迭代次数下的全局最优适应度值,ω是惯性权重,c1和c2为学习因子,分别表示对个体最优和全局最优的学习程度,一般为常数,rand1和rand2是在[0,1]之间产生的随机数;
(13)输出优化计算结果,包括每一代粒子所对应的运行工况转换点矩阵、牵引能耗值与区间运行时间,并根据最终优化得到的Pareto前沿非支配最优解集中每一组解所对应的列车运行工况点转换矩阵,求得列车在不同区间运行时间下的节能速度曲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亚东,胡文斌,余轩,宫明利,曹鑫,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