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3855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其包括:控制测量模块、功率模块、变压器和倍压整流模块;控制测量模块、功率模块、变压器集成于一箱体底座内,倍压整流模块枢转地连接于箱体底座上;功率模块与变压器相连接,变压器与倍压整流模块相连接,倍压整流模块与控制测量模块相连接,控制测量模块、功率模块、变压器和倍压整流模块之间的信号线的长度小于10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控制测量模块、功率单元、中频变压器和倍压整流单元整合在一起,能够减少中频输出和测量线的长度,减少信号的干扰,使信号的稳定度和可靠性提高。通过缩短中频输出线,提高中频输出的频率,使中频变压器和倍压整流单元体积缩小,从而达到轻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试验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中直流高压试验装置,是由控制箱和倍压筒两部分组成。现场试验时,需要很长的中频输出线和高压电压电流测量线进行电气连接,短的要7-8米,长的要20-30米。由此导致,中频变压器和倍压整流部分的体积普遍偏大,对应的重量也偏重,运输不方便,试验也不便捷。同时,地线、中频输出线和高压电压电流测量线在多次使用后,会出现接触不良或断开,有可能会对试验操作人员造成伤害。此外,控制箱的功率部分输出的为高频的交流方波,由于高频输出线长导致感抗增加和阻抗增加,逆变输出的频率提高不起来,频率提高会导致电压降低,功率损耗增大,效率低。同时,高压电压电流测量线信号本身为弱信号传输,线长很容易受到外部干扰,测量上容易出现误差和不稳定,即使加上屏蔽层也不是很理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直流高压试验装置存在的体积大、运输不方便、试验也不便捷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其包括:控制测量模块、功率模块、变压器和倍压整流模块;所述控制测量模块、功率模块、变压器集成于一箱体底座内,所述倍压整流模块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箱体底座上;所述功率模块与所述变压器相连接,所述变压器与所述倍压整流模块相连接,所述倍压整流模块还与所述控制测量模块相连接,所述控制测量模块、功率模块、变压器和倍压整流模块之间的信号线的长度小于10cm。作为本技术的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的改进,所述功率模块位于所述变压器和控制测量模块之间,并通过连接件与箱体底座连接固定,所述变压器位于所述倍压整流模块的正下方。作为本技术的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的改进,所述倍压整流模块通过铰链卡扣与所述箱体底座枢转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的改进,所述箱体底座的底部还设置有行走轮,所述箱体底座上还连接有一拉杆。作为本技术的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的改进,所述变压器为中频变压器,所述信号线对应为中频输出和测量线。作为本技术的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的改进,所述倍压整流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以及多个分压电阻;所述变压器的一端经电容C2与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的高压输出端相连接,所述高压输出端经电容C3和C2与所述变压器的另一端相连接,二极管D1至D3分别并联于电容C2所在的支路与电容C1和电容C3所在的支路之间,所述高压输出端还经依次串联的各分压电阻连接至所述控制测量模块。作为本技术的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的改进,所述控制测量模块包括:单片机和A/D转换单元;所述单片机经所述A/D转换单元与所述倍压整流模块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将控制测量模块、功率单元、中频变压器和倍压整流单元整合在一起,能够减少中频输出和测量线的长度,减少信号的干扰,使信号的稳定度和可靠性提高。2、通过缩短中频输出线,提高中频输出的频率,使中频变压器和倍压整流单元体积缩小,从而达到轻量化。3、倍压整流单元采用铰链卡扣实现快速安装,具有接线少、试验操作方便快捷的优点。4、箱体底座带有轮子和拉杆,运输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其中倍压整流模块处于放倒状态;图2为本技术的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其中倍压整流模块处于竖直状态;图3为本技术的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一实施例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通过缩短中频输出线,进而提高逆变输出的频率,可以减小中频变压器的体积,及减小倍压整流部分的体积,从而减轻重量。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其包括:控制测量模块2、功率模块1、变压器3和倍压整流模块4。其中,控制测量模块2、功率模块1、变压器3集成于一箱体底座6内。如此,通过集成设置的方式,使得内部模块之间的间距缩短,进而能够减少中频输出和测量线的长度,减少信号的干扰,使信号的稳定度和可靠性提高。同时,通过缩短中频输出线,使得感抗和阻抗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逆变输出高频交流方波的频率由十几千赫兹提升到了二十几千赫兹,使其变压器3的体积缩小至少三分之一,倍压整流模块4的体积也相应变小。此外,高压电压电流测量线连接也相应变短,使得受外界干扰也变小,数据测量的稳定性提高,可靠性高,重量轻。具体地,功率模块1与变压器3相连接,变压器3与倍压整流模块4相连接,倍压整流模块4与控制测量模块2相连接。通过集成设置的方式,控制测量模块2、功率模块1、变压器3和倍压整流模块4之间的信号线的长度范围能够缩短至小于10cm。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测量模块2、功率模块1、变压器3按照如下方式设置:功率模块1位于变压器3和控制测量模块2之间,并通过连接件与箱体底座5连接固定,变压器3位于倍压整流模块4的正下方。其中,连接件为L形的连接构件,其一端连接在对应的模块上,另一端连接在箱体底座5上。考虑到运输和试验的便捷,将倍压整流单元横向设置在上述箱体底座6上。一个实施方式中,倍压整流模块4枢转地连接于箱体底座6上。一个实施方式中,倍压整流模块4通过铰链卡扣41与箱体底座6枢转连接,此处铰链卡扣41是指铰链与倍压整流模块4和箱体底座6相卡接。该连接方式具有接线少、试验操作方便快捷的优点。如此,运输时将倍压整流单元放倒,需要试验时将倍压整流单元枢转竖起。相应的,采用具有适宜长度并具有一定柔性的电连接线连接倍压整流模块4与变压器3。同时,为了保证倍压整流单元放到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箱体底座6上还设置有对倍压整流单元4支撑的凸台61。此外,箱体底座6的底部还设置有行走轮7,箱体底座6上还连接有一拉杆8。如此,在运输时,可通过拖拉的方式移动本实施例的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试验时只需要接上电源线、地线及高压引出线,试验方便快捷。下面对上述控制测量模块2、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包括:控制测量模块、功率模块、变压器和倍压整流模块;/n所述控制测量模块、功率模块、变压器集成于一箱体底座内,所述倍压整流模块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箱体底座上;所述功率模块与所述变压器相连接,所述变压器与所述倍压整流模块相连接,所述倍压整流模块还与所述控制测量模块相连接,所述控制测量模块、功率模块、变压器和倍压整流模块之间的信号线的长度小于10c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包括:控制测量模块、功率模块、变压器和倍压整流模块;
所述控制测量模块、功率模块、变压器集成于一箱体底座内,所述倍压整流模块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箱体底座上;所述功率模块与所述变压器相连接,所述变压器与所述倍压整流模块相连接,所述倍压整流模块还与所述控制测量模块相连接,所述控制测量模块、功率模块、变压器和倍压整流模块之间的信号线的长度小于1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模块位于所述变压器和控制测量模块之间,并通过连接件与箱体底座连接固定,所述变压器位于所述倍压整流模块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倍压整流模块通过铰链卡扣与所述箱体底座枢转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直流高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杏辉董巍蒋胜琦李大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