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反应堆热腿测温热电偶测点位置布置方式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3703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热腿测温热电偶测点位置布置方式确定方法,步骤如下:1、建立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内三部分流体域几何模型;2、分别对三部分流体域几何模型划分网格,并各自开展网格无关性验证,得到各部分最佳网格模型;3、拼接各部分最佳网格模型,得到全堆网格模型;4、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模拟得到堆芯出口平均温度及热腿内的温度分布;5、沿热腿轴向间隔0.05m取20个圆截面,在每个截面上布置间隔120°均匀分布于直径长度为圆截面直径长度一半的圆环上的三点,获取各圆截面上三点的平均温度;6、沿冷却剂流动方向,比较各个圆截面三点平均温度与堆芯出口温度,当误差开始小于5%时,该截面就是热电偶测点的正确布置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反应堆热腿测温热电偶测点位置布置方式确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方法专利技术
,具体涉及一种核反应堆热腿测温热电偶测点位置布置方式。
技术介绍
核电厂一回路主要功能是使冷却剂循环流动,将反应堆堆芯中核裂变产生的热量传输给二回路,从而冷却堆芯,防止燃料元件烧毁或损坏。一方面,一回路温度会影响核反应堆能否正常稳定运行,若一回路温度过低,将无法满足核电厂发电需求,若一回路温度过高,则可能导致燃料包壳损毁甚至燃料芯块融化,危及核电站安全;另一方面,由于压水堆的一回路流量是由一、二回路之间的焓平衡确定的,为了计算一回路的焓值,我们需要知道一回路的温度,因此一回路的温度测量十分重要。目前,主要运用堆内核测系统获得堆芯出口的平均温度,例如,在M310的堆芯核测系统中,燃料组件出口温度的测量是通过安装在压力容器组件的4个热电偶将40支K型热电偶插入到燃料出口处。热电偶测得温度信号分为A\B两列送到堆芯冷却监测机柜ICCMS进行最低过冷裕度的计算。又如,在VVER的堆芯系统中,热电偶均匀布置在中子温度测量通道上,测量可得燃料元件入口核反应堆上封头腔体的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反应堆热腿测温热电偶测点位置布置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全堆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堆芯出口和热腿内任意区域流体的温度分布,通过后处理得到不同截面布置测点的平均温度,通过平均温度与堆芯出口温度的对比误差,确定能预测堆芯出口平均温度的截面位置及截面上的测点布置方式,即热电偶测点位置布置方式;/n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获取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及压力容器内部结构的几何参数;将压力容器内部流体域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冷腿、下降环腔、下腔室、堆芯下板冷却剂和下部堆芯五个区域,第二部分为中部堆芯区域,第三部分包括上部堆芯和连接热腿的上腔室两个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反应堆热腿测温热电偶测点位置布置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全堆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堆芯出口和热腿内任意区域流体的温度分布,通过后处理得到不同截面布置测点的平均温度,通过平均温度与堆芯出口温度的对比误差,确定能预测堆芯出口平均温度的截面位置及截面上的测点布置方式,即热电偶测点位置布置方式;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及压力容器内部结构的几何参数;将压力容器内部流体域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冷腿、下降环腔、下腔室、堆芯下板冷却剂和下部堆芯五个区域,第二部分为中部堆芯区域,第三部分包括上部堆芯和连接热腿的上腔室两个区域;根据获取的几何参数,分别建立这三部分流体域几何模型;
步骤2: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前处理网格划分软件分别对步骤1中三部分流体域几何模型划分网格,并各自开展网格无关性验证,得到各部分最佳网格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1: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前处理网格划分软件对步骤1中第一部分流体域几何模型划分多套不同数量的网格,开展网格无关性验证工作,确定最佳网格量(,得到该部分最佳网格模型;
步骤2-2:采用计算流体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军王莹杰田文喜苏光辉秋穗正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