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融合地基和空基GNSS大气可降水量的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GNSS气象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融合地基和空基GNSS大气可降水量的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卫星在2万多公里的高度轨道上运行,向地面发射无线电电磁波信号,信号依次穿过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对流层后,可被低轨卫星(空基)或地面搭载(地基)的GNSS接收设备捕获。GNSS信号穿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对流层折射的影响,导致信号发生延迟,这种信号延迟量通常和大气参数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在GNSS气象学中,根据对流层延迟量与大气气压、温度、水汽压等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求得数值天气预报所需要的重要信息,如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WaterVapor,PWV)等;利用地基GNSS获取的PWV一般来说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时间分辨率,但如果地面测站不够密集,会导致获取的PWV空间分辨率不够、分布不均匀,而受陆地地形和海洋的约束无法在全球大范围、大密度的布置地基GNSS观测站。空基G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融合地基和空基GNSS大气可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获取地基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精度;/n选取一定范围内共址的地基GNSS测站和无线电探空站;其中,共址的原则为两者的水平经度和纬度差值均小于1°,且海拔高程相差小于300m;/n筛选出地基GNSS测站和无线电探空站具有相同时间段的大气可降水量,以无线电探空站获取的大气可降水量为真值,计算地基GNSS大气可降水量的均方根误差,以均方根误差作为地基GNSS大气可降水量的精度评定标准;/n步骤二:获取空基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精度;/n首先对选取范围内的空基GNSS掩星数据得到的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地基和空基GNSS大气可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地基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精度;
选取一定范围内共址的地基GNSS测站和无线电探空站;其中,共址的原则为两者的水平经度和纬度差值均小于1°,且海拔高程相差小于300m;
筛选出地基GNSS测站和无线电探空站具有相同时间段的大气可降水量,以无线电探空站获取的大气可降水量为真值,计算地基GNSS大气可降水量的均方根误差,以均方根误差作为地基GNSS大气可降水量的精度评定标准;
步骤二:获取空基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精度;
首先对选取范围内的空基GNSS掩星数据得到的大气可降水量进行质量检查,选取掩星剖面数据最低高度在1km以下的大气可降水量数据,然后与无线电探空站进行共址位置匹配,位置匹配原则为两者水平经度和纬度差值均小于1°,且海拔高程相差小于300m;
对位置匹配后的数据进行筛选,筛选出空基GNSS和无线电探空站具有相同时间段的大气可降水量,以无线电探空站获取的大气可降水量为真值,计算空基GNSS大气可降水量的均方根误差,以均方根误差作为空基GNSS大气可降水量的精度评定标准;
步骤三:使用双权重插值法融合地基和空基GNSS大气可降水量;
根据计算得到的地基和空基GNSS大气可降水量精度,对地基GNSS和空基GNSS大气可降水量进行融合,采取将精度和距离进行分别定权的双权重插值法确定每个观测值的权重值,根据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确定融合后的大气可降水量,绘制融合后的大气可降水量等值线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地基和空基GNSS大气可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选取的范围大于100000k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地基和空基GNSS大气可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相同时间段为时间间隔在1~3h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融合地基和空基GNSS大气可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利用如下公式(1)进行计算地基GNSS大气可降水量的均方根误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守刚,郭祚界,张潇,丁涛,姜本海,张辛,沈智娟,罗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