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数据采集的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349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行为数据采集的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获取用户当前的用户行为日志,利用预先构建的用户身份匹配模型,识别用户当前的用户行为日志是否与用户身份匹配模型中历史的用户行为日志相匹配,如果用户当前的用户行为日志与用户身份匹配模型中历史的用户行为日志相匹配,根据历史的用户行为日志从用户身份匹配模型中得到用户身份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依赖于用户登录验证信息,不依赖于用户的生物特征,即可实现用户身份识别,可避免传统方式当用户验证信息暴露或被窃取时,无法识别当前登入用户是否为真实用户,或者识别不准确且无法处理用户生物特征受损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行为数据采集的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行为数据采集的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互联网系统中,由于用户是线上操作,通过互联网访问系统,因此如何识别当前访问用户的真实身份,相对于线下存在很大的困难。现存的用户身份识别方案中,最常见的是依赖用户登入系统,通过匹配系统中存储的用户验证信息匹配用户,当用户验证信息暴露或被窃取时,无法识别当前登入用户是否为真实用户。其次,通过使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方式,这种方式识别的准确率很大,但是仍然有缺陷,仍会有识别不准确的情况。比如受限于用户使用设备的识别精度,且无法处理用户生物特征受损的情况,比如手指划伤、指纹受损。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基于行为数据采集的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行为数据采集的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用户身份识别方法需要依赖于用户的生物特征,且无法防止用户登录认证信息被盗的情况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行为数据采集的用户身份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当前的用户行为日志;利用预先构建的用户身份匹配模型,识别用户当前的用户行为日志是否与所述用户身份匹配模型中历史的用户行为日志相匹配;其中,所述用户身份匹配模型的构建方法如下:采集用户行为日志和用户个人信息;对所述用户个人信息进行数据清洗,保留经过二要素、三要素或四要素验证的可信用户数据,所述二要素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所述三要素为姓名、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所述四要素为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和手机预留号码;将所述可信用户数据与所述用户行为日志进行关联,对所述用户行为日志进行补充或修复;根据补充或修复后的用户行为日志生成用户画像以及设备指纹;根据所述用户画像以及设备指纹构建用户身份匹配模型;如果用户当前的用户行为日志与所述用户身份匹配模型中历史的用户行为日志相匹配,根据所述历史的用户行为日志从所述用户身份匹配模型中得到用户身份信息。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行为日志包括:行为类型、行为发生的时间、行为发生的位置、行为附加信息以及发生行为所使用的设备信息。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行为类型包括:登录、登出、浏览商品、浏览文章、加入购物车、提交订单以及支付;所述行为发生的位置包括:经纬度信息;所述行为附加信息包括:浏览的商品id、加入购物车的商品id列表以及浏览的文章id;所述发生行为所使用的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型号、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版本、运营商以及设备ID。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发生行为所使用的设备信息还包括:MAC、IDFA、IDFV、UA、芯片厂商信息、制造商以及屏幕分辨率信息。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个人信息为系统保存的用户填写的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收货地址、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以及手机号。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行为数据采集的用户身份识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当前的用户行为日志;识别单元,用于利用预先构建的用户身份匹配模型,识别用户当前的用户行为日志是否与所述用户身份匹配模型中历史的用户行为日志相匹配;其中,所述用户身份匹配模型的构建方法如下:采集用户行为日志和用户个人信息;对所述用户个人信息进行数据清洗,保留经过二要素、三要素或四要素验证的可信用户数据,所述二要素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所述三要素为姓名、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所述四要素为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和手机预留号码;将所述可信用户数据与所述用户行为日志进行关联,对所述用户行为日志进行补充或修复;根据补充或修复后的用户行为日志生成用户画像以及设备指纹;根据所述用户画像以及设备指纹构建用户身份匹配模型;输出单元,用于在用户当前的用户行为日志与所述用户身份匹配模型中历史的用户行为日志相匹配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历史的用户行为日志从所述用户身份匹配模型中得到用户身份信息。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行为日志包括:行为类型、行为发生的时间、行为发生的位置、行为附加信息以及发生行为所使用的设备信息。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行为类型包括:登录、登出、浏览商品、浏览文章、加入购物车、提交订单以及支付;所述行为发生的位置包括:经纬度信息;所述行为附加信息包括:浏览的商品id、加入购物车的商品id列表以及浏览的文章id;所述发生行为所使用的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型号、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版本、运营商以及设备ID。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发生行为所使用的设备信息还包括:MAC、IDFA、IDFV、UA、芯片厂商信息、制造商以及屏幕分辨率信息。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个人信息为系统保存的用户填写的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收货地址、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以及手机号。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行为数据采集的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通过采集用户行为日志和用户个人信息,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数据清洗,保留经过二要素、三要素或四要素验证的可信用户数据,所述二要素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所述三要素为姓名、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所述四要素为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和手机预留号码,将可信用户数据与用户行为日志进行关联,对用户行为日志进行补充或修复,根据补充或修复后的用户行为日志生成用户画像以及设备指纹,根据用户画像以及设备指纹构建用户身份匹配模型;在识别用户身份时,通过获取用户当前的用户行为日志,利用预先构建的用户身份匹配模型,识别用户当前的用户行为日志是否与用户身份匹配模型中历史的用户行为日志相匹配,如果用户当前的用户行为日志与用户身份匹配模型中历史的用户行为日志相匹配,根据历史的用户行为日志从用户身份匹配模型中得到用户身份信息,本专利技术不依赖于用户登录验证信息,不依赖于用户的生物特征,即可实现用户身份识别,可避免传统方式当用户验证信息暴露或被窃取时,无法识别当前登入用户是否为真实用户,或者识别不准确且无法处理用户生物特征受损的情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行为数据采集的用户身份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行为数据采集的用户身份识别方法中的用户身份匹配模型的构建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行为数据采集的用户身份识别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行为数据采集的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用户当前的用户行为日志;/n利用预先构建的用户身份匹配模型,识别用户当前的用户行为日志是否与所述用户身份匹配模型中历史的用户行为日志相匹配;其中,所述用户身份匹配模型的构建方法如下:采集用户行为日志和用户个人信息;对所述用户个人信息进行数据清洗,保留经过二要素、三要素或四要素验证的可信用户数据,所述二要素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所述三要素为姓名、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所述四要素为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和手机预留号码;将所述可信用户数据与所述用户行为日志进行关联,对所述用户行为日志进行补充或修复;根据补充或修复后的用户行为日志生成用户画像以及设备指纹;根据所述用户画像以及设备指纹构建用户身份匹配模型;/n如果用户当前的用户行为日志与所述用户身份匹配模型中历史的用户行为日志相匹配,根据所述历史的用户行为日志从所述用户身份匹配模型中输出用户身份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行为数据采集的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当前的用户行为日志;
利用预先构建的用户身份匹配模型,识别用户当前的用户行为日志是否与所述用户身份匹配模型中历史的用户行为日志相匹配;其中,所述用户身份匹配模型的构建方法如下:采集用户行为日志和用户个人信息;对所述用户个人信息进行数据清洗,保留经过二要素、三要素或四要素验证的可信用户数据,所述二要素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所述三要素为姓名、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所述四要素为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和手机预留号码;将所述可信用户数据与所述用户行为日志进行关联,对所述用户行为日志进行补充或修复;根据补充或修复后的用户行为日志生成用户画像以及设备指纹;根据所述用户画像以及设备指纹构建用户身份匹配模型;
如果用户当前的用户行为日志与所述用户身份匹配模型中历史的用户行为日志相匹配,根据所述历史的用户行为日志从所述用户身份匹配模型中输出用户身份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行为日志包括:行为类型、行为发生的时间、行为发生的位置、行为附加信息以及发生行为所使用的设备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为类型包括:登录、登出、浏览商品、浏览文章、加入购物车、提交订单以及支付;所述行为发生的位置包括:经纬度信息;所述行为附加信息包括:浏览的商品id、加入购物车的商品id列表以及浏览的文章id;所述发生行为所使用的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型号、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版本、运营商以及设备ID。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行为所使用的设备信息还包括:MAC、IDFA、IDFV、UA、芯片厂商信息、制造商以及屏幕分辨率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个人信息为系统保存的用户填写的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收货地址、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以及手机号。


6.一种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昊倪述荣郭爱群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云联数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聚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