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水罐及燃气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46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水罐,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罩体,罩体盖设于进水口上,罩体的底壁正对进水口,罩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挡板,挡板将罐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挡板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一腔室与第一通孔连通,第二腔室与出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储水罐降低水流的冲击力对罐体的伤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热交换器以及上述的储水罐,热交换器包括输入管与输出管,输出管与进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燃气热水器,热交换器的输出管与储水罐的进水口连通,输出管流出的低温水与储水罐中的热水混合,从而减少燃气热水器放出的热水的水温波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流体加热器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水罐及燃气热水器
本技术涉及流体加热器领域,特别涉及储水罐及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燃气热水器使用过程中停机再开启时,容易出现水温不稳定的问题,为此,现有的燃气热水器中设置储水罐,储水罐用于混合冷水与热水,从而减少燃气热水器的水温波动。然而,燃气热水器停机再开启时,热水器内部水流管路中的水进入储水罐中并冲击储水罐的内壁,水流的冲击力对储水罐造成伤害,易造成储水罐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水罐及燃气热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储水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罩体,所述罩体设置于所述罐体内,所述罩体与所述罐体相对固定连接,所述罩体盖设于所述进水口上,所述罩体的底壁正对所述进水口,所述罩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罐体内,所述挡板将所述罐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罐体由挡板分隔为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进水口与第一腔室连通,外部水沿着进水口进入罐体,盖设于进水口上的罩体对水流进行阻碍,水流冲击罩体的底壁,随后罩体内的水从第一通孔进入第一腔室内,利用罩体承受从进水口流出的水的冲击,从而降低水流对第一腔室的内壁的冲击力,降低水流的冲击力对罐体的伤害,并且有助于降低水的流速,水流从第一腔室进入第二腔室时又受到挡板的阻碍,挡板进一步降低水的流速,减少水流对第二腔室内壁的冲击力,从而降低水流的冲击力对罐体的伤害。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孔有多个,所有所述第一通孔围绕所述罩体的外周依次间隔分布。罩体的侧壁上设置多个第一通孔,令罩体内的水被分流成多个支流,支流的冲击力降低,从而减少水流对第一腔室内壁的冲击力,从而降低水流的冲击力对罐体的伤害,各个支流的流向互不相同,各个支流在第一腔室内混合后互相阻碍,使得第一腔室内部的水的流速降低,第一腔室内的水通过第二通孔进入第二腔室中,水流对第二腔室内壁的冲击力降低,从而降低水流冲击对罐体的伤害。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进水口的孔径。由于罩体上的第一通孔的孔径小于进水口的孔径,水流从孔径较大的进水口抵达孔径较小的第一通孔时,部分水流受到罩体的阻挡后反向流动,扰乱罩体内的水流流向,降低水流的流速,有助于罩体内的水分别从各个第一通孔流入第一腔室中,有利于罩体内的水形成多个支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水罐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插入所述出水口中,所述出水管包括入水端与出水端,所述入水端伸入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入水端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错开布置,所述出水端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外部。出水管的入水端伸入第二腔室内,避免第二腔室内的水直接从出水口流出到外部,有助于从第一腔室流出的水与第二腔室内储存的水混合,第二通孔的位置与入水端的位置错开布置,避免从第二通孔进入第二腔室内的水直接流向入水端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管向上延伸,所述入水端朝向上方。第一腔室内的水从第二通孔流入第二腔室中,进入第二腔室内的水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流动,出水管向上延伸,出水管的入水端朝向上方,进入第二腔室内的水在入水端的下方流动,有助于从第一腔室流出的水与第二腔室内储存的水混合,混合后的水再从出水管流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管的底部外侧壁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第二腔室。出水管的底部外侧壁上设有第三通孔,出水管底部外侧的水会沿着第三通孔流出,防止第二腔室底部的水长时间积聚,有助于第二腔室内储存的水及时排放及更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入水端贴近所述挡板。出水管的入水端贴近挡板,使得第一腔室内的水从挡板的第二通孔流入第二腔室后,需要回流到挡板旁侧的入水端进入出水管中,从而增加水的流动距离,延长水在第二腔室内的停留时间,有助于从第一腔室流出的水与第二腔室内储存的水混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与所述出水口的位置错开布置。挡板的第二通孔的位置与出水口的位置错开布置,避免从第二通孔进入第二腔室内的水直接流向出水口处,有助于从第一腔室流出的水与储存于第二腔室内储存的水混合,混合后的水再从出水口流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罩体的外形呈柱体结构,所述罩体的开口盖设于所述进水口上,所述储水罐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插入所述进水口中,所述进水管包括进水端与过水端,所述过水端伸入所述罩体中,所述过水端向所述罩体的底壁延伸,所述过水端贴近所述罩体的底壁,所述进水端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外部。外部水从进水端进入进水管内,随后进水管中的水从过水端流入罩体内,过水端向罩体的底壁延伸,过水端贴近罩体的底壁,罩体阻碍过水端流出的水的流动,有助于改变水流的流向,令过水端流出的水沿着罩体侧壁流向第一通孔处。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热交换器以及上述的储水罐,所述热交换器包括输入管与输出管,所述输出管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当燃气热水器使用过程中停机再开启时,外部冷水从输入管进入热交换器中,由于热交换器换热功能的响应速度较慢,热交换器的输出管流出的水温较低,而储水罐中储存的热水水温较高,热交换器的输出管与储水罐的进水口连通,输出管流出的低温水与储水罐中的热水混合,从而减少燃气热水器放出的热水的水温波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储水罐,其一实施例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储水罐,其一实施例的装配图;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储水罐,其一实施例的剖视图,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100、罐体,101、进水口,102、出水口,110、第一腔室,120、第二腔室,130、上盖,140、筒体,150、下盖,200、罩体,210、第一通孔,300、挡板,310、第二通孔,400、出水管,410、入水端,420、出水端,430、第三通孔,500、进水管,510、进水端,520、过水端。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水罐,其特征在于:包括:/n罐体(100),所述罐体(100)上设有进水口(101)与出水口(102);/n罩体(200),所述罩体(200)设置于所述罐体(100)内,所述罩体(200)与所述罐体(100)相对固定连接,所述罩体(200)盖设于所述进水口(101)上,所述罩体(200)的底壁正对所述进水口(101),所述罩体(200)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210);/n挡板(300),所述挡板(300)设置于所述罐体(100)内,所述挡板(300)将所述罐体(100)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110)与第二腔室(120),所述挡板(300)上设有第二通孔(310),所述第二通孔(310)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10)与所述第二腔室(120),所述第一腔室(110)与所述第一通孔(210)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20)与所述出水口(10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水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100),所述罐体(100)上设有进水口(101)与出水口(102);
罩体(200),所述罩体(200)设置于所述罐体(100)内,所述罩体(200)与所述罐体(100)相对固定连接,所述罩体(200)盖设于所述进水口(101)上,所述罩体(200)的底壁正对所述进水口(101),所述罩体(200)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210);
挡板(300),所述挡板(300)设置于所述罐体(100)内,所述挡板(300)将所述罐体(100)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110)与第二腔室(120),所述挡板(300)上设有第二通孔(310),所述第二通孔(310)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10)与所述第二腔室(120),所述第一腔室(110)与所述第一通孔(210)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20)与所述出水口(10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10)有多个,所有所述第一通孔(210)围绕所述罩体(200)的外周依次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10)的孔径小于所述进水口(101)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还包括出水管(400),所述出水管(400)插入所述出水口(102)中,所述出水管(400)包括入水端(410)与出水端(420),所述入水端(410)伸入所述第二腔室(120)内,所述入水端(410)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穗江刘兵吴一鹏李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