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风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44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风组件,包括安装盒、多个转叶组件和传动齿轮。安装盒开设有多个出风孔;多个转叶组件安装于安装盒内,多个转叶组件与多个出风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转叶组件包括转叶和环设于转叶外周侧的转叶齿轮;传动齿轮与转叶齿轮啮合,任意两个相邻的转叶齿轮通过传动齿轮传动连接;其中,转叶齿轮和/或传动齿轮的啮合接触面设有弹性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包括该散风组件的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减小转叶齿轮与传动齿轮之间的虚位,从而能够减少末端齿轮转动滞后的情况,提升多个转叶同步转动的同步率和持久性,还能够有效减少齿轮传动过程中需要转向时由于间隙而产生的冲击噪音和不平稳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风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特别涉及一种散风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安装有散风组件,以打散气流,避免冷风直吹用户,从而实现无风感送风。其中,散风组件沿上下方向设有多个转叶,多个转叶之间通过齿轮结构来传递动力,而齿轮与齿轮之间需要预留间隙或虚位,否则难以将多个齿轮进行装配并相互啮合。但由于齿轮与齿轮之间存在较大的虚位,会造成散风组件两端的转叶转动不同步的现象,使得远离电机的转叶不能按预定的转角实现无风感转动,从而会严重影响散风组件的散风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散风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散风组件的转叶齿轮与传动齿轮之间存在较大虚位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安装盒,开设有多个出风孔;多个转叶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盒内,多个所述转叶组件与多个所述出风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转叶组件包括转叶和环设于所述转叶外周侧的转叶齿轮;以及,传动齿轮,与所述转叶齿轮啮合,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转叶齿轮通过所述传动齿轮传动连接;其中,所述转叶齿轮和/或所述传动齿轮的啮合接触面设有弹性层。可选地,所述转叶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之间紧配配合。可选地,所述转叶齿轮的轮齿采用弹性材料;或,所述转叶齿轮的轮齿采用硬质材料并且外周侧贴附有弹性材料。可选地,所述传动齿轮的轮齿采用弹性材料;或,所述转叶齿轮的轮齿采用硬质材料并且外周侧贴附有弹性材料。可选地,所述弹性层包括弹性橡胶层或弹性硅胶层。可选地,所述安装盒包括盒体和盖设于所述盒体的盒盖,所述盒体和所述盒盖的其中一者设有所述出风孔,另一者对应所述出风孔设有静叶。可选地,所述散风组件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侧边设有加强钣金件。可选地,所述散风组件还包括转叶驱动组件,所述转叶驱动组件与其中一所述转叶组件驱动连接。可选地,所述转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连接的转叶电机和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转叶齿轮啮合。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出风口;以及,前述的散风组件,所述散风组件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散风组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以将所述散风组件通过所述出风口至少部分推出所述壳体外或移回所述壳体内。可选地,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导风板,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导风板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导风板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所述出风口设有两个,每一所述出风口均对应设有一个所述导风板和一个所述散风组件。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前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与所述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连通。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散风组件中的转叶齿轮和/或传动齿轮的啮合接触面设置弹性层,由于弹性层的弹性形变作用,如此,能够尽可能地减小转叶齿轮与传动齿轮之间的虚位,同时,还能够保证转叶齿轮和传动齿轮的成功装配和啮合。因此,本实施例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减小转叶齿轮与传动齿轮之间的虚位,从而能够减少末端齿轮转动滞后的情况,提升散风组件中多个转叶同步转动的同步率和持久性。另外,还能够有效减少齿轮传动过程中需要转向时由于间隙而产生的冲击噪音和不平稳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导风板处于关闭出风口状态;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空调室内机处于无风感模式。图3为图2所示空调室内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空调室内机沿A-A线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导风板处于打开出风口状态;图6为图5所示空调室内机沿B-B线的剖面图;图7为图6所示空调室内机中散风组件与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散风组件与第一驱动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所示散风组件的爆炸图;图10为图7所示第一驱动机构的爆炸图;图11为图6所示空调室内机中第二驱动机构的爆炸图;图1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转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示转叶组件的剖面图;图1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转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所示转叶组件的剖面图;图1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传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所示传动齿轮的剖面图;图1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传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8所示传动齿轮的剖面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散风组件100安装盒110盒体111出风孔120盒盖121静叶200转叶组件210转叶220转叶齿轮221第一硬质层222第一弹性层300传动齿轮310第二硬质层320第二弹性层410转叶电机420主动齿轮500加强钣金件20壳体21出风口22进风口30第一驱动机构31第一电机32摆动臂33摆动齿轮34齿条35连接柱36连接板37基座38通槽40导风板50第二驱动机构51第二电机52转动臂53转轴60蒸发器70贯流风机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盒,开设有多个出风孔;/n多个转叶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盒内,多个所述转叶组件与多个所述出风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转叶组件包括转叶和环设于所述转叶外周侧的转叶齿轮;以及,/n传动齿轮,与所述转叶齿轮啮合,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转叶齿轮通过所述传动齿轮传动连接;其中,/n所述转叶齿轮和/或所述传动齿轮的啮合接触面设有弹性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盒,开设有多个出风孔;
多个转叶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盒内,多个所述转叶组件与多个所述出风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转叶组件包括转叶和环设于所述转叶外周侧的转叶齿轮;以及,
传动齿轮,与所述转叶齿轮啮合,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转叶齿轮通过所述传动齿轮传动连接;其中,
所述转叶齿轮和/或所述传动齿轮的啮合接触面设有弹性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叶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之间紧配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叶齿轮的轮齿采用弹性材料;或,所述转叶齿轮的轮齿采用硬质材料并且外周侧贴附有弹性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的轮齿采用弹性材料;或,所述转叶齿轮的轮齿采用硬质材料并且外周侧贴附有弹性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包括弹性橡胶层或弹性硅胶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包括盒体和盖设于所述盒体的盒盖,所述盒体和所述盒盖的其中一者设有所述出风孔,另一者对应所述出风孔设有静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组件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侧边设有加强钣金件。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