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风栅、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946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风栅、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进风栅结构强度低、进风面积小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空调器的空调室内机设置有进风栅,进风栅包括安装板、多根第一栅条和多根第二栅条,安装板设置有安装第一栅条和第二栅条的进风口。多根第一栅条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多根第二栅条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一栅条和第二栅条相交;至少部分第一栅条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筋条,至少部分第二栅条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筋条,不仅有利于增加进风栅的结构强度,降低进风栅变形的可能性,而且不会影响进风面积,保证进风量,提高空调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风栅、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进风栅、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均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风机和换热器,壳体的侧面板或者背面板设置有进风口,壳体的前面板设置有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风机和换热器设置在风道内。空调在启动后,在风机的作用下,外界环境中的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壳体内部并与换热器中流动的冷媒换热,经过热交换的空气从出风口送入室内,使得室内温度降低或者升高。在进风口处通常进风栅,进风栅在遮挡内部风机和换热器等结构的同时,还可以使得外界环境中的空气从进风栅进入到壳体内部。现有的进风栅为多个横条和竖条形成的网格结构,横条和竖条均为扁平条状结构。如果需要保持较大的进风面积,则需要减小横条和竖条的宽度,如此导致强度低,进风栅易变形;而增大横条和竖条的宽度,又导致进风面积减小,导致风量不足,影响空调的工作效率。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进风栅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进风栅结构强度低、进风面积小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风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多根第一栅条和多根第二栅条,所述安装板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第一栅条和所述第二栅条安装在所述进风口内;多根所述第一栅条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多根所述第二栅条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具有预设夹角,所述第一栅条和所述第二栅条相交;/n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栅条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筋条,且所述第一筋条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栅条的宽度;/n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栅条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筋条,且所述第二筋条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栅条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风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多根第一栅条和多根第二栅条,所述安装板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第一栅条和所述第二栅条安装在所述进风口内;多根所述第一栅条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多根所述第二栅条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具有预设夹角,所述第一栅条和所述第二栅条相交;
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栅条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筋条,且所述第一筋条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栅条的宽度;
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栅条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筋条,且所述第二筋条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栅条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筋条和所述第二筋条的交叉处设置有环形筋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栅,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栅条之间具有第一间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栅条之间具有第二间隔,所述第二间隔小于所述第一间隔;
所述第一栅条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栅条的宽度,所述第一栅条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栅条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条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1mm;
所述第二筋条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1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进风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条包括横条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条两侧的侧边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鹏飞袁小辉郝本华张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