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建廷专利>正文

变径管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213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变径管夹结构,用于夹住第一管,包含第一圆柱基座,第一圆柱基座具有第一圆面、第二圆面与第一圆柱侧面,开设有第一U型槽横向贯穿第一圆柱基座在第二圆面形成第一开口,第一圆柱侧面外部有第一螺纹;及第一活动件,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设有第一活动U型槽,第一端嵌入第一U型槽内且与两侧紧邻并可相互滑动;及第一旋转件,有第一圆柱形容置部设有第二开口、第二螺纹与第一底部;其中,将第一管放入第一U型槽,第一活动U型槽与第一圆柱基座结合,形成第一夹置空间,第一圆柱形容置部套在第一圆柱侧面外部,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相嵌合,锁紧时,第一夹置空间缩小,以夹紧第一管,放松时,第一夹置空间变大,以放松第一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径管夹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变径管夹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一个活动件就同时解决管夹变形与固定力不足问题的变径管夹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见的管夹有很多种形式,可以夹住不同管径且方便拆卸的管夹也有很多形式。常见的是将两个对应的弧形件相对摆放,中间形成夹置口,两端相连部分分别使用紧固件将其连接,拆卸时,将其中一个紧固件打开即可。另外一种现有的管夹与本技术的基本形态很相近,现有的管夹具有一个U型槽与一个有内螺纹的盖子,U型槽两侧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将一个管子放入U型槽,盖上盖子,透过锁紧U型槽与盖子对应的螺纹可以将管夹固定在管子上,此种管夹只适用在固定管径的管子,对于不同管径的管子,夹紧度会受到影响,因为只使用盖子的周缘施力到管子上,盖子与管子只相接两个点部位,整个盖子的锁紧力会作用在两个点位置,过度锁紧会使得管子变形,U型槽的弧度如果与管子的弧度一致,则U型槽与管子即有一曲面的接触,可增加摩擦力以固定管夹与管子的相对位置,然而,如果U型槽的弧度如果与管子的弧度不一致,则U型槽与管子只能相接于一直线,管子与管夹相接的地方较少,固定力不足,且U型槽两侧的内部无向外支撑结构,盖子旋转时容易将U型槽两侧向内挤压造成变形,使盖子与U型槽两侧对应的螺牙无法嵌合,为解决固定力不足的问题,此种管夹如果要夹住不同管径的管子,就必须使用多个弧度辅助配件以配合不同管径的管子,为解决U型槽两侧向内变形的问题,则需要在盖子内部加上防变形的结构,然而此种设计还是无法解决盖子与管子相接在两个位置导致过度锁紧或造成管子变形的问题,然而,此种设计也无法解决盖子旋转过程造成U型槽两侧向内变形的问题,且盖子内部的防变形结构会降低生产制造效率。另外一种现有的管夹同样具有一个U型槽与一个有内螺纹的盖子,U型槽两侧的外表面有螺纹,且增加一个圆盘件,圆盘件的一面具有一大弧度的弧面,在圆盘件周缘设置两个相对的弧开口,将一个管子放入U型槽,圆盘件的弧面朝向U型槽,圆盘件的弧开口分别套入U型槽的两侧,盖上盖子,透过锁紧U型槽与盖子对应的螺纹,盖子边缘会推挤圆盘件的周缘,圆盘件的弧面推向管子再顶住U型槽,以夹紧管子,此种管夹的缺点是弧开口的大小决定适用管子的管径范围,弧开口越小,当圆盘件接近U型槽底部时,会被底部的弧度限制,使圆盘件无法在再向前推进,管夹能夹住的管径范围就变小了,且如果管子上有部分凸起,凸起的部位如面对圆盘件,则管夹过度锁紧时,圆盘件中央受到阻碍无法向前推进,而盖子作用在圆盘件周缘继续往前推进,会造成圆盘件变形,另外,此种现有管夹是利用盖子的周缘施力到圆盘件上,因为U型槽的两侧内部无向外支撑结构,也无法解决盖子旋转过程造成U型槽两侧向内变形的问题。以上两种现有具有U型槽的管夹,针对这种类型的管夹所产生的问题都做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将其解决方案合并使用,即可解决现有问题,但是都是需要使用多个零件或结构,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或是资源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U型槽管夹的两侧向内变形的问题及管夹与管子的接触面积不足造成固定力不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变径管夹结构,具有第一U型槽、第一活动件及第一旋转件,第一活动件设有第一活动U型槽,将第一管放入第一U型槽中,第一活动件穿入第一U型槽,第一旋转件推向第一活动件,第一活动U型槽推向第一管,则第一U型槽与第一活动U型槽夹紧第一管。此种变径管夹结构使用第一活动件,同时解决U型槽管夹的两侧向内变形的问题及管夹与管子的接触面积不足造成固定力不足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径管夹结构,用于夹住一第一管,其特征在于:一第一圆柱基座,该第一圆柱基座具有一第一圆面、一第二圆面与一第一圆柱侧面,由该第二圆面朝该第一圆面的方向在该第一圆柱基座开设有一第一U型槽,该第一U型槽横向贯穿该第一圆柱基座在该第二圆面形成有一第一开口,该第一圆柱侧面外部设有一第一螺纹;及一第一活动件,该第一活动件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朝该第二端方向设有一第一活动U型槽,该第一端可由该第一开口嵌入该第一U型槽内且与该第一U型槽两侧紧邻并可相互滑动;及一第一旋转件,该第一旋转件具有一第一圆柱形容置部,该第一圆柱形容置部设有一第二开口、一第二螺纹,一第一底部,该第一活动件的该第二端可以容置在该第一圆柱形容置部内且与该第一底部相邻;及其中,将该第一管由该第一开口放入该第一U型槽,使该第一活动件的该第一活动U型槽朝该第一开口方向与该第一圆柱基座相结合,该第一U型槽与该第一活动U型槽之间形成有一第一夹置空间,该第一圆柱形容置部朝该第一开口的方向套设在该第一圆柱侧面外部,该第一螺纹与该第二螺纹相互嵌合,借由锁紧该第一螺纹与该第二螺纹,该第一底部将该第一活动件推向该第一U型槽,该第一夹置空间缩小,以夹紧该第一管,借由放松该第一螺纹与该第二螺纹,该第一底部与该第一活动件向外退,该第一夹置空间变大,以放松该第一管,使该第一管与该第一夹置空间可相互滑动,以调整该第一管位置。较佳地,该第一圆柱基座的该第一U型槽的两侧对应该第一圆柱基座的弧度形成两个第一弧凹部,各个该第一弧凹部纵向地延伸至该第二圆面,对应两个该第一弧凹部在该第一活动件形成有两个第一弧凸部,将该第一圆柱基座与该第一活动件相结合,则两个该第一弧凹部分别与两个该第一弧凸部相嵌合。较佳地,该第一活动件的该第二端与该第一圆柱形容置部设置有一第一卡扣结构,该第一卡扣结构将该第一活动件与该第一圆柱形容置部相互结合且可相互转动。较佳地,该第一圆面适当处设有一紧固件。较佳地,该紧固件为一长螺丝,该第一圆面适当处设有一横向槽,该长螺丝设有一大螺母旋钮,该大螺母旋钮底部覆盖至少一部分的该横向槽,该横向槽可放置一物件,使该大螺母旋钮与该长螺丝为锁紧状态,该物件固定在该横向槽内。较佳地,该第一圆面凸设多个第一倒钩件,各个该第一倒钩件分别具有一第一直立部与一第一倒钩部,多个该第一倒钩件以该第一圆面的圆心为中心排列为一第一环状结构,各个该第一倒钩部分别朝向放射方向。较佳地,由该第一U型槽底部的中央朝该第一圆面的方向开设有一第一圆柱凹槽,该第一圆柱凹槽底面的中央开设有一第一圆形结合口,该第一圆形结合口的直径小于该第一圆柱凹槽的直径。较佳地,更有一第一圆柱形结合件,该第一圆柱形结合件的一端可容置于该第一圆柱凹槽且可穿过该第一圆形结合口,该第一圆柱形结合件的另一端开设有一第一内凹弧形,该第一内凹弧形与该第一U型槽底部弧形的曲度及位置相对应。较佳地,变径管夹结构更包含一延伸部,该第一圆柱基座连接于该延伸部之适当位置。较佳地,其中该第一圆柱基座的该第一圆面的形状为弧形面、类椭圆形、方形及几何多边形其中之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因该第一活动件不仅在该第一旋转件锁紧时可顶住该第一U型槽两侧向内变形的力度,且被该第一旋转件推向该第一管,借由该第一活动U型槽增加与该第一管的接触面积,同时解决U型槽管夹的两侧向内变形的问题及管夹与管子的接触面积不足造成固定力不足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径管夹结构,用于夹住一第一管,其特征在于:/n一第一圆柱基座,该第一圆柱基座具有一第一圆面、一第二圆面与一第一圆柱侧面,由该第二圆面朝该第一圆面的方向在该第一圆柱基座开设有一第一U型槽,该第一U型槽横向贯穿该第一圆柱基座在该第二圆面形成有一第一开口,该第一圆柱侧面外部设有一第一螺纹;/n一第一活动件,该第一活动件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朝该第二端方向设有一第一活动U型槽,该第一端可由该第一开口嵌入该第一U型槽内且与该第一U型槽两侧紧邻并可相互滑动;及/n一第一旋转件,该第一旋转件具有一第一圆柱形容置部,该第一圆柱形容置部设有一第二开口、一第二螺纹,一第一底部,该第一活动件的该第二端可以容置在该第一圆柱形容置部内且与该第一底部相邻;/n其中,将该第一管由该第一开口放入该第一U型槽,使该第一活动件的该第一活动U型槽朝该第一开口方向与该第一圆柱基座相结合,该第一U型槽与该第一活动U型槽之间形成有一第一夹置空间,该第一圆柱形容置部朝该第一开口的方向套设在该第一圆柱侧面外部,该第一螺纹与该第二螺纹相互嵌合,借由锁紧该第一螺纹与该第二螺纹,该第一底部将该第一活动件推向该第一U型槽,该第一夹置空间缩小,以夹紧该第一管,借由放松该第一螺纹与该第二螺纹,该第一底部与该第一活动件向外退,该第一夹置空间变大,以放松该第一管,使该第一管与该第一夹置空间可相互滑动,以调整该第一管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26 CN 20202040704321.一种变径管夹结构,用于夹住一第一管,其特征在于:
一第一圆柱基座,该第一圆柱基座具有一第一圆面、一第二圆面与一第一圆柱侧面,由该第二圆面朝该第一圆面的方向在该第一圆柱基座开设有一第一U型槽,该第一U型槽横向贯穿该第一圆柱基座在该第二圆面形成有一第一开口,该第一圆柱侧面外部设有一第一螺纹;
一第一活动件,该第一活动件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朝该第二端方向设有一第一活动U型槽,该第一端可由该第一开口嵌入该第一U型槽内且与该第一U型槽两侧紧邻并可相互滑动;及
一第一旋转件,该第一旋转件具有一第一圆柱形容置部,该第一圆柱形容置部设有一第二开口、一第二螺纹,一第一底部,该第一活动件的该第二端可以容置在该第一圆柱形容置部内且与该第一底部相邻;
其中,将该第一管由该第一开口放入该第一U型槽,使该第一活动件的该第一活动U型槽朝该第一开口方向与该第一圆柱基座相结合,该第一U型槽与该第一活动U型槽之间形成有一第一夹置空间,该第一圆柱形容置部朝该第一开口的方向套设在该第一圆柱侧面外部,该第一螺纹与该第二螺纹相互嵌合,借由锁紧该第一螺纹与该第二螺纹,该第一底部将该第一活动件推向该第一U型槽,该第一夹置空间缩小,以夹紧该第一管,借由放松该第一螺纹与该第二螺纹,该第一底部与该第一活动件向外退,该第一夹置空间变大,以放松该第一管,使该第一管与该第一夹置空间可相互滑动,以调整该第一管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管夹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圆柱基座的该第一U型槽的两侧对应该第一圆柱基座的弧度形成两个第一弧凹部,各个该第一弧凹部纵向地延伸至该第二圆面,对应两个该第一弧凹部在该第一活动件形成有两个第一弧凸部,将该第一圆柱基座与该第一活动件相结合,则两个该第一弧凹部分别与两个该第一弧凸部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廷
申请(专利权)人:林建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