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玉博专利>正文

一种解决光纤剥皮较为费时费力且自动化程度较低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3213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解决光纤剥皮较为费时费力且自动化程度较低的装置,包括底座,利用底座对移动块进行支撑,所述底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块,利用移动块的移动带动夹板同步进行移动,通过移动块、拉杆、异型杆和夹板的配合使用,使得在进行光纤剥皮时代替镊子自动进行夹持,不需要人工操作,从而更加的省时省力,通过辊轴、转盘、制动杆、固定块和第二圆盘的配合使用,使得在进行光纤剥皮时可以自动将内芯抽出,更加的省时省力,提高光纤的剥皮效率,通过转轴、限位套和第一圆盘的配合使用,使得将内芯的自动抽出和外皮的夹持两个步骤进行联动,从而增加整个装置的联动性,使得操作更加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光纤剥皮较为费时费力且自动化程度较低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
,具体为一种解决光纤剥皮较为费时费力且自动化程度较低的装置。
技术介绍
光纤是现代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载体,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但是光纤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废弃的物料,这些光纤的外部还包裹有塑料护套,这些塑料护套对于光纤的回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光纤回收之前必须要经过剥皮器将光纤表面的塑料外皮除去。目前在进行光纤剥皮时,主要是利用刀片将外皮划开,然后一只手使用镊子对外皮进行夹持,另一只手利用工具将内芯抽出,整体的自动化程度较低,一方面,在进行切割的过程中,由于切割刀较为锋利,故容易划伤手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由于内芯与外皮黏连较为紧密,在将内芯抽出的时较为费时费力,从而导致工作效率较低,不适用于批量加工。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光纤剥皮较为费时费力且自动化程度较低的装置,具备自动抽离和自动夹持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光纤在进行剥皮时自动化程度较低导致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保证了使用该装置进行操作时自动进行夹持和自动抽离,更加的省时省力,从而提高了光纤剥皮时的工作效率,提高该装置使用时的智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自动抽离和自动夹持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解决光纤剥皮较为费时费力且自动化程度较低的装置,包括底座,利用底座对移动块进行支撑,所述底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块,利用移动块的移动带动夹板同步进行移动,移动块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拉杆,利用拉杆的移动带动移动块同步进行移动,拉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异型杆,利用异型杆的移动带动拉杆同步进行移动,异型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转轴,利用转轴的旋转带动异型杆同步进行旋转,转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套,利用限位套的旋转带动转轴同步进行旋转,限位套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第一圆盘,利用第一圆盘的旋转带动限位套同步旋转,第一圆盘的左端活动连接有辊轴,辊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有转盘,转盘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制动杆,制动杆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底座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圆盘,移动块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夹板。优选的,所述夹板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两个,两个夹板的规格一致,且以转轴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同时夹板设置为弧形。优选的,所述异型杆设置为凹形,且且底座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同时该异型杆的外端均设置有拉杆,优选的,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滑槽,且该滑槽的尺寸与移动块的尺寸相互适配。优选的,所述第一圆盘的表面设置有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的规格一致,且以第一圆盘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的表面开设有滑槽,该滑槽设置为交叉状,且该滑槽的尺寸与第一圆盘表面设置的固定杆尺寸相互适配。优选的,所述制动杆的左端设置有刀片,同时制动杆设置有两个,两个制动杆的规格一致,且以转盘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两个制动杆之间设置有弹簧,同时固定块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块的规格一致,且与制动杆的规格相互适配。(二)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光纤剥皮较为费时费力且自动化程度较低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解决光纤剥皮较为费时费力且自动化程度较低的装置,通过移动块、拉杆、异型杆和夹板的配合使用,使得在进行光纤剥皮时代替镊子自动进行夹持,不需要人工操作,从而更加的省时省力。2、该解决光纤剥皮较为费时费力且自动化程度较低的装置,通过辊轴、转盘、制动杆、固定块和第二圆盘的配合使用,使得在进行光纤剥皮时可以自动将内芯抽出,更加的省时省力,提高光纤的剥皮效率。3、该解决光纤剥皮较为费时费力且自动化程度较低的装置,通过转轴、限位套和第一圆盘的配合使用,使得将内芯的自动抽出和外皮的夹持两个步骤进行联动,从而增加整个装置的联动性,使得操作更加的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辊轴、转盘、制动杆、固定块和第二圆盘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移动块;3、拉杆;4、异型杆;5、转轴;6、限位套;7、第一圆盘;8、辊轴;9、转盘;10、制动杆;11、固定块;12、第二圆盘;13、夹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解决光纤剥皮较为费时费力且自动化程度较低的装置,包括底座1,利用底座1对移动块2进行支撑,底座1的表面开设有滑槽,且该滑槽的尺寸与移动块2的尺寸相互适配,使得移动块2沿着滑槽进行移动,使得移动更加的顺畅,减少移动时的摩擦力,底座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块2,利用移动块2的移动带动夹板13同步进行移动,移动块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拉杆3,利用拉杆3的移动带动移动块2同步进行移动,拉杆3远离移动块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异型杆4,利用异型杆4的移动带动拉杆3同步进行移动,异型杆4设置为凹形,且且底座1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同时该异型杆4的外端均设置有拉杆3,当异型杆4进行旋转时,存在位移差,最终带动两端的拉杆3带动移动块2相向移动。异型杆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转轴5,利用转轴5的旋转带动异型杆4同步进行旋转,转轴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套6,利用限位套6的旋转带动转轴5同步进行旋转,限位套6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第一圆盘7,利用第一圆盘7的旋转带动限位套6同步旋转,第一圆盘7的表面设置有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的规格一致,且以第一圆盘7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利用第一圆盘7的旋转带动两个固定杆同步进行旋转,第一圆盘7的左端活动连接有辊轴8,辊轴8的右端设置有转杆,同时该转杆的表面设置有转轮,转轮与第一圆盘7之间通过皮带活动连接,故带动转杆的旋转,转杆与辊轴8之间通过皮带活动连接,故带动辊轴8同步旋转,辊轴8的外表面活动连有转盘9。转盘9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制动杆10,制动杆10的左端设置有刀片,同时制动杆10设置有两个,两个制动杆10的规格一致,且以转盘9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两个制动杆10之间设置有弹簧,同时固定块11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块11的规格一致,且与制动杆10的规格相互适配,两个制动杆10随着转盘9同步进行旋转,当制动杆10与固定块11相互接触时,进行挤压,从而利用两个刀片自动进行切割,将光纤的外皮完成环形切割,露出内芯,制动杆10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底座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圆盘12,移动块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夹板13,夹板13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两个,两个夹板13的规格一致,且以转轴5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同时夹板13设置为弧形,两组的夹板13自动进行夹持,从而不需要人工使用镊子等夹具夹住光纤的外皮,同时配合第二圆盘12的旋转,自动将内芯抽出,完成剥皮。该装置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通过将电机的输出轴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决光纤剥皮较为费时费力且自动化程度较低的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块(2),移动块(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拉杆(3),拉杆(3)远离移动块(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异型杆(4),异型杆(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转轴(5),转轴(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套(6),限位套(6)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第一圆盘(7),第一圆盘(7)的左端活动连接有辊轴(8),辊轴(8)的外表面活动连有转盘(9),转盘(9)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制动杆(10),制动杆(10)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底座(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圆盘(12),移动块(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夹板(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光纤剥皮较为费时费力且自动化程度较低的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块(2),移动块(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拉杆(3),拉杆(3)远离移动块(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异型杆(4),异型杆(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转轴(5),转轴(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套(6),限位套(6)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第一圆盘(7),第一圆盘(7)的左端活动连接有辊轴(8),辊轴(8)的外表面活动连有转盘(9),转盘(9)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制动杆(10),制动杆(10)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底座(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圆盘(12),移动块(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夹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光纤剥皮较为费时费力且自动化程度较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3)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两个,两个夹板(13)的规格一致,且以转轴(5)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同时夹板(13)设置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光纤剥皮较为费时费力且自动化程度较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杆(4)设置为凹形,且且底座(1)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同时该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玉博
申请(专利权)人:何玉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