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阻尼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145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阻尼组件,包括阻尼架和螺帽,所述阻尼架的表面四周设置有第一通孔,且阻尼架的中部设置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的内侧设置有橡皮层,所述第一通孔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外侧设置有底座,且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槽孔,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支架,且底座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侧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内侧设置有伸缩孔,所述槽孔的内部设置有延伸板,且延伸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三通孔。该延伸板的设置增加了底座的水平面积,从而加强了水平滞回耗能,提高桥梁的抗震性,第三通孔的设置便于延伸板与底座进行连接,减少延伸板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阻尼组件
本技术涉及阻尼组件
,具体为一种新型阻尼组件。
技术介绍
现今,阻尼的物理意义是力的衰减,或物体在运动中的能量耗散。通俗地讲,就是阻止物体继续运动。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振动时,会产生一种使外力衰减的反力,称为阻尼力(或减震力),它和作用力的比被称为阻尼系数,阻尼组件指的是对物体起到一定抗震作用的组件,但是市场上大多数的支座阻尼组件不具有良好的拆装性。市场上的支座阻尼组件在使用中不具有良好的拆装性导致组件不易检修,支座阻尼组件的抗震性能较弱导致组件不适用频繁震感的地域,支座阻尼组件的适配性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阻尼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阻尼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支座阻尼组件在使用中不具有良好的拆装性导致组件不易检修,支座阻尼组件的抗震性能较弱导致组件不适用频繁震感的地域,支座阻尼组件的适配性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阻尼组件,包括阻尼架和螺帽,所述阻尼架的表面四周设置有第一通孔,且阻尼架的中部设置有放置孔,所述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阻尼组件,包括阻尼架(1)和螺帽(17),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架(1)的表面四周设置有第一通孔(2),且阻尼架(1)的中部设置有放置孔(3),所述放置孔(3)的内侧设置有橡皮层(4),所述第一通孔(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柱(7),且连接柱(7)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通孔(8),所述第二通孔(8)的外侧设置有底座(5),且底座(5)的两侧设置有槽孔(6),所述底座(5)的下方设置有支架(10),且底座(5)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孔(9),所述固定孔(9)的内侧设置有弹簧(11),且弹簧(11)的内侧设置有伸缩孔(12),所述槽孔(6)的内部设置有延伸板(13),且延伸板(13)的表面设置有第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阻尼组件,包括阻尼架(1)和螺帽(17),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架(1)的表面四周设置有第一通孔(2),且阻尼架(1)的中部设置有放置孔(3),所述放置孔(3)的内侧设置有橡皮层(4),所述第一通孔(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柱(7),且连接柱(7)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通孔(8),所述第二通孔(8)的外侧设置有底座(5),且底座(5)的两侧设置有槽孔(6),所述底座(5)的下方设置有支架(10),且底座(5)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孔(9),所述固定孔(9)的内侧设置有弹簧(11),且弹簧(11)的内侧设置有伸缩孔(12),所述槽孔(6)的内部设置有延伸板(13),且延伸板(13)的表面设置有第三通孔(14),所述阻尼架(1)的中部下端设置有上螺纹架(15),且上螺纹架(15)的下方设置有下螺纹架(16),所述下螺纹架(16)的外侧设置有螺帽(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阻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与第二通孔(8)之间形状结构相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普鲁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