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极绳绞车运输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极绳绞车运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极绳绞车运输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井下采掘工作面材料运输主要靠无极绳绞车完成,具体为,无极绳带动梭车在轨道上移动,梭车后面连接多辆串联起来的矿车,矿车装运材料,实现对材料的运输。目前因无极绳绞车的梭车与矿车连接、矿车与矿车相互连接方式一般是三环链连接,通过三环链实现相邻车体之间力的传递,进而实现物料运输。专利技术人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发现:当采用三环链连接矿车或者梭车时,在运输过程中遇到变坡点较大时,如果是上坡,在梭车推动矿车前进的过程中,后面一辆矿车会抵到前面的矿车,前面的矿车会发生被抵掉道的情况,从而发生运输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前面车辆被后面车辆抵掉道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极绳绞车运输连接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极绳绞车运输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刚性件,所述第一刚性件一端用于与第一目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极绳绞车运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刚性件(100),所述第一刚性件(100)一端用于与第一目标车体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为第一转动轴;/n第二刚性件(200),一端与所述第一刚性件(100)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为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垂直;/n第三刚性件(300),一端与所述第二刚性件(200)远离所述第一刚性件(100)一端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为第三转动轴,且所述第三刚性件(300)绕着所述第三转动轴转动时可靠近与远离所述第二刚性件(200),另一端与第二目标车体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为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平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极绳绞车运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刚性件(100),所述第一刚性件(100)一端用于与第一目标车体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为第一转动轴;
第二刚性件(200),一端与所述第一刚性件(100)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为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垂直;
第三刚性件(300),一端与所述第二刚性件(200)远离所述第一刚性件(100)一端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为第三转动轴,且所述第三刚性件(300)绕着所述第三转动轴转动时可靠近与远离所述第二刚性件(200),另一端与第二目标车体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为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平行,所述第三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绳绞车运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件(100)包括:
第一件体(110):
第一安装孔(120),贯穿所述第一件体(110),所述第一安装孔(120)设置在所述第一件体(110)一端,用于与第一目标车体可转动连接;
第二安装孔(130),贯穿所述第一件体(110),所述第二安装孔(130)设置在所述第一件体(110)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孔(120)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20)垂直,用于所述第二刚性件(200)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极绳绞车运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刚性件(200)包括:
第二件体(210);
第三安装孔(220),贯穿所述第二件体(210),所述第三安装孔(220)设置在所述第二件体(210)上,所述第二件体(210)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220)与所述第一件体(110)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极绳绞车运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件(400),所述第一连接件(400)连接所述第三安装孔(220)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极绳绞车运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件体(110)包括:
第一安装槽(140),设置在所述第一件体(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连鸿,潘志安,孔清根,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