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状织物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301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状织物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张力加载机构、加载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装置主体采用桁架支撑结构,顶部最外圈为矩形支撑横梁,支撑横梁的导轨上架设挂钩横梁,挂钩横梁上安装有带挂钩的同步展开机构。张力加载机构包括安装在导轨上的滑块,滑块上设置挂钩。加载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机构和双向丝杠‑滑块机构。控制系统包括包含主控制模块、张力加载模块等控制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对金属网张力的准确均匀施加,并实现测试过程的自动加载、连续加载等功能,实现操作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满足金属网性能测试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状织物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力学性能测试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状织物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网是一种应用于航天以及民用通信天线反射面的主要材料。金属网在使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用以检验其产品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现有装置在测试时,通过法码对金属网四周施加张力。法码悬挂在四周的张力钩滑板上,张力钩滑板下安装有导轨,在法码重力的作用下,张力钩滑板会向四周运动,对金属网施加张力。目前现有金属网测试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载荷施加方式不合理、载荷施加不准确、金属网变形测量不准确以及载荷加载效率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需要重新设计一种能够满足更高测量精度、更大测量范围的需求,同时能够实现载荷自动施加、连续渐变施加等多种施加方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状织物力学性能测试装置。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网状织物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下横梁、上横梁,以及连接所述下横梁和所述上横梁的立柱;<br>所述下横梁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状织物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下横梁、上横梁,以及连接所述下横梁和所述上横梁的立柱;所述下横梁中心位置设置有安装架,以架设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n所述上横梁由四个子横梁(21)围设形成,每个子横梁(21)上均设置有第一导轨(22),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导轨(22)上均设置有第一滑块(23),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滑块(23)上架设有挂钩横梁(24)以形成井字形结构,所述井字形结构内侧的挂钩横梁(24)上设置有四个第二导轨(25);/n以及,/n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二导轨(25)上的多个第二滑块(26),每个所述第二滑块(26)上均设置有用于牵拉金属网的挂钩(27),所述挂钩(27)与所述第二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状织物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下横梁、上横梁,以及连接所述下横梁和所述上横梁的立柱;所述下横梁中心位置设置有安装架,以架设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横梁由四个子横梁(21)围设形成,每个子横梁(21)上均设置有第一导轨(22),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导轨(22)上均设置有第一滑块(23),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滑块(23)上架设有挂钩横梁(24)以形成井字形结构,所述井字形结构内侧的挂钩横梁(24)上设置有四个第二导轨(25);
以及,
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二导轨(25)上的多个第二滑块(26),每个所述第二滑块(26)上均设置有用于牵拉金属网的挂钩(27),所述挂钩(27)与所述第二滑块(26)之间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导轨的内侧端面设置有位移传感器;
还包括驱动电机(28)、两组传动机构(29)和双向丝杠(30),所述双向丝杠(30)对应设置在每个子横梁(21)内侧,并且两个平行的双向丝杠(30)通过一组传动机构(29)与所述步进电机(28)连接,以通过所述步进电机(28)同步驱动两个平行的双向丝杠(30)转动;
每根所述双向丝杠(30)上均套设有两个第三滑块(31),所述第三滑块(31)连接所述第二导轨(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织物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滑块之间设置有剪刀单元(32),所述剪刀单元(32)包括连杆(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进武永美雷艳妮徐宇轩李洲洋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航天技术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