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射线法颗粒物监测仪采样斑点混匀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3000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0
本申请提供一种β射线法颗粒物监测仪采样斑点混匀的装置、系统及方法,涉及大气颗粒物监测领域。所述装置包括:采样平台、进气压头,所述进气压头设置在所述采样平台上,所述进气压头包括:主采样气路,设置在所述采样平台上;辅助气路,设置在所述主进气口之外,联通采样平台;孔混匀气室,联通所述主采样气路和所述辅助气路,其中总排出气路,设置在所述采样平台的侧面。根据本申请的装置和方法,通过辅助气路的引进,可以使气室内部流动的气体发生涡流,从而使气体中的颗粒物能均匀的被富集在采样斑点上;通过辅助气路引入洁净的气体,为颗粒物监测仪增加自清洁和校准功能,提高β射线吸收法颗粒物监测仪最终的监测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β射线法颗粒物监测仪采样斑点混匀的装置及方法
本申请涉及大气颗粒物监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β射线法颗粒物监测仪采样斑点混匀的装置、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大气颗粒物的常用的监测方法有:手工称重法、β射线吸收法、振荡微量天平法。其中的β射线吸收法原理为β射线穿过待测定物质后,其强度衰减程度仅与被穿透物质的质量有关,而与其物理、化学性能无关。β射线吸收法优点是要求样品量很少,可每小时自动得出一个监测数据,实时反映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并可进行数据传输,有利于远程监测和自动控制,并极大的减少了人工工作量。因此,β射线法已经成为大气环境颗粒物浓度的连续自动监测仪的主要测量方法之一。现有的β射线吸收颗粒物监测仪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为原位结构,即采样位置和检测位置在同一位置,不需要对纸带进行往复移动;另一种为异位结构,即采样位置和检测位置在两个位置,先在位置1进行空白检测,纸带移动到位置2进行采样,然后纸带再移动到位置1进行检测,纸带需要往复运动,机械结构较复杂。本法专利技术主要针对原位结构的β射线吸收颗粒物监测仪。由于原位设计的结构,不管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监测仪采样气体混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平台、进气压头,所述进气压头设置在所述采样平台上,所述进气压头包括:/n主采样气路,设置在所述采样平台上;/n辅助气路,设置在所述主采样气路之外,联通所述采样平台,所述辅助气路末端气连接第一动力装置,为所述辅助气路供气;/n孔混匀气室,联通所述主采样气路和所述辅助气路,其中/n总排出气路,设置在所述采样平台的侧面,与所述孔混匀气室联通,所述总排出气路末端气连接第二气体动力装置,辅助排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监测仪采样气体混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平台、进气压头,所述进气压头设置在所述采样平台上,所述进气压头包括:
主采样气路,设置在所述采样平台上;
辅助气路,设置在所述主采样气路之外,联通所述采样平台,所述辅助气路末端气连接第一动力装置,为所述辅助气路供气;
孔混匀气室,联通所述主采样气路和所述辅助气路,其中
总排出气路,设置在所述采样平台的侧面,与所述孔混匀气室联通,所述总排出气路末端气连接第二气体动力装置,辅助排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辅助气路里包括:
第一流量调节装置,设置于辅助气路中,调节辅助气路中的气流大小;
第一流量检测装置,设置于气流流过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之后的辅助气路中,用于检测辅助气路中气流大小;
第一气体过滤装置,设置于气流流过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之前的辅助气路中,用于过滤气流中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采样气路和所述辅助气路的相对位置可选择垂直、对峙、同向、侧置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排出气路中包括:
第二流量调节装置,设置于总排出气路中,调节总排出气路中的气流大小;
第二流量检测装置,设置于气流流过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之前的总排出气路中,用于检测总排出气路中气流大小;
第二气体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总排出气路中,用于过滤采样后的混匀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样平台后侧加装恒定流量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气体动力装置、所述第一气体过滤装置、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流量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气体动力装置、所述第二气体过滤装置、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二流量检测装置。


6.一种用于监测仪采样气体混匀的方法,包括:
气体经所述第一气体动力装置进入所述辅助气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武文敖小强金陈祎张伟李四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