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构筑物施工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87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构筑物施工一体化设备,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一种超高构筑物施工一体化设备,包括设备箱,所述设备箱内壁的底部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动力皮带轮,所述动力皮带轮的外壁套接有传动皮带,所述设备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出水端套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套接有第二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电机组合、驱动轮组合和履带的设置,开启第二电机旋转通过传动皮带带动连动杆转动,从而使驱动轮带动履带转动,可以使设备移动,履带受力面大可以避免被钢筋结构卡住,分散设备的压力减小对模板的损害,可以实现保护模板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构筑物施工一体化设备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超高构筑物施工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地质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采取地下水样进行测试来评价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内容,测试项目包括PH值、Mg2+、CL-、SO42-、HCO3-、侵蚀性CO2、NH4+、OH-等。因超高建筑往往利用钢筋结构加模板进行浇筑施工,往往传统的超高构筑物施工设备往往通过车轮在建筑层面进行移动,车轮容易被钢筋结构卡住,而且往往模板的支撑力不如浇筑完毕后的建筑层坚固,因车轮受力面较小,容易压坏模板,造成建筑施工出现安全问题,而且因超高构筑物施工高度较高往往风力较大,容易造成扬尘,并且因超高层施工吊运距离长因此运输时间也相应较长,所以往往没有时间另吊运一些较小部件,传统超高构筑物施工设备往往不同时具备降尘和掉重功能,设备一体化不够完善,不利于在市场上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构筑物施工一体化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构筑物施工一体化设备,包括设备箱,所述设备箱内壁的底部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动力皮带轮,所述动力皮带轮的外壁套接有传动皮带,所述设备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出水端套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套接有第二导管,所述设备箱的顶部分别焊接有提拉杆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喷雾头,所述提拉杆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板,所述提拉杆的另一侧焊接有加固杆,所述固定板外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收卷轮,所述收卷轮的外壁缠绕有钢丝绳,所述收卷轮的一端套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焊接于固定板外壁的一侧,所述提拉杆的壁身和顶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所述钢丝绳的一端通过钢丝绳螺栓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设备箱外壁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驱动轮,同侧驱动轮的外壁共同套接有履带,位于前面两个驱动轮的中心转轴处共同套接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壁身套接有随动皮带轮。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孔,且进水孔的内壁套接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安装有阀门。优选的,所述设备箱敞口处的一侧铰接有开关门。优选的,所述提拉杆为“L”形杆,所述加固杆的两端均焊接于靠近提拉杆拐弯处的外壁。优选的,所述动力皮带轮、随动皮带轮和传动皮带构成动力传输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管的顶端贯穿支撑架并套接至喷雾头的进水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一种超高构筑物施工一体化设备,通过第二电机组合、驱动轮组合和履带的设置,开启第二电机旋转通过传动皮带带动连动杆转动,从而使驱动轮带动履带转动,可以使设备移动,履带受力面大可以避免被钢筋结构卡住,分散设备的压力减小对模板的损害,可以实现保护模板结构,保证建筑施工质量达标的效果。(2)、一种超高构筑物施工一体化设备,通过喷雾头组合和吊装组合的设置,通过抽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送至喷雾头内,通过喷雾头将水雾化,可以防止扬尘,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收卷轮旋转从而控制钢丝绳卷放可以将施工时的较小部件进行吊装,可以完善设备一体化功能,实现在市场上广泛推广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面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面半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设备箱;2、驱动轮;3、水箱;4、阀门;5、第一导管;6、抽水泵;7、支撑架;8、喷雾头;9、第二导管;10、固定板;11、收卷轮;12、第一电机;13、第一导轮;14、固定杆;15、钢丝绳;16、加固杆;17、提拉杆;18、第二导轮;19、挂钩;20、传动皮带;21、随动皮带轮;22、连动杆;23、履带;24、动力皮带轮;25、第二电机;26、开关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高构筑物施工一体化设备,包括设备箱1,设备箱1内壁的底部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5,第二电机25的型号为:Y180L-8,第二电机2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动力皮带轮24,动力皮带轮24的外壁套接有传动皮带20,设备箱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3,水箱3的出水端套接有抽水泵6,抽水泵6的型号为:MD-15RM-230GS,抽水泵6的出水口套接有第二导管9,设备箱1的顶部分别焊接有提拉杆17和支撑架7,支撑架7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喷雾头8,提拉杆17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板10,提拉杆17的另一侧焊接有加固杆16,固定板10外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型号为:YE2-2.2,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收卷轮11,收卷轮11的外壁缠绕有钢丝绳15,收卷轮11的一端套接有固定杆14,固定杆14的底端焊接于固定板10外壁的一侧,提拉杆17的壁身和顶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导轮13和第二导轮18,钢丝绳15的一端通过钢丝绳螺栓固定连接有挂钩19,设备箱1外壁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驱动轮2,同侧驱动轮2的外壁共同套接有履带23,位于前面两个驱动轮2的中心转轴处共同套接有连动杆22,连动杆22的壁身套接有随动皮带轮21,水箱3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孔,进水孔的内壁套接有第一导管5,第一导管5的一端安装有阀门4,设备箱1敞口处的一侧铰接有开关门26,提拉杆17为“L”形杆,加固杆16的两端均焊接于靠近提拉杆17拐弯处的外壁,动力皮带轮24、随动皮带轮21和传动皮带20构成动力传输结构,第二导管9的顶端贯穿支撑架7并套接至喷雾头8的进水口。工作原理:因超高构筑物施工遭遇较大风时,可以开启抽水泵6将水箱3的水通过第二导管9送至喷雾头8内,雾化后的水雾可以溶解空中的尘土,达到降尘的效果,当水箱3内部水较少时,打开阀门4可通过供水管连接第一导管5为水箱3添加水源,通过第一电机12带动收卷轮11旋转从而控制钢丝绳15卷放可以将施工时的较小部件进行吊装,第一导轮13和第二导轮18可以减轻钢丝绳15收卷时的摩擦力,需要移动设备时,开启第一电机25带动动力皮带轮24旋转,通过传动皮带20带动随动皮带轮21转动,通过连动杆22可以使前侧驱动轮2转动,从而配合后侧侧驱动轮2使履带23转动,履带23接触面较宽可以防止被钢筋结构卡住,并且减少设备对模板结构的压力。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构筑物施工一体化设备,包括设备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1)内壁的底部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5),所述第二电机(2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动力皮带轮(24),所述动力皮带轮(24)的外壁套接有传动皮带(20),所述设备箱(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3),所述水箱(3)的出水端套接有抽水泵(6),所述抽水泵(6)的出水口套接有第二导管(9),所述设备箱(1)的顶部分别焊接有提拉杆(17)和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喷雾头(8),所述提拉杆(17)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板(10),所述提拉杆(17)的另一侧焊接有加固杆(16),所述固定板(10)外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收卷轮(11),所述收卷轮(11)的外壁缠绕有钢丝绳(15),所述收卷轮(11)的一端套接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底端焊接于固定板(10)外壁的一侧,所述提拉杆(17)的壁身和顶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导轮(13)和第二导轮(18),所述钢丝绳(15)的一端通过钢丝绳螺栓固定连接有挂钩(19),所述设备箱(1)外壁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驱动轮(2),同侧驱动轮(2)的外壁共同套接有履带(23),位于前面两个驱动轮(2)的中心转轴处共同套接有连动杆(22),所述连动杆(22)的壁身套接有随动皮带轮(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构筑物施工一体化设备,包括设备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1)内壁的底部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5),所述第二电机(2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动力皮带轮(24),所述动力皮带轮(24)的外壁套接有传动皮带(20),所述设备箱(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箱(3),所述水箱(3)的出水端套接有抽水泵(6),所述抽水泵(6)的出水口套接有第二导管(9),所述设备箱(1)的顶部分别焊接有提拉杆(17)和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喷雾头(8),所述提拉杆(17)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板(10),所述提拉杆(17)的另一侧焊接有加固杆(16),所述固定板(10)外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收卷轮(11),所述收卷轮(11)的外壁缠绕有钢丝绳(15),所述收卷轮(11)的一端套接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底端焊接于固定板(10)外壁的一侧,所述提拉杆(17)的壁身和顶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导轮(13)和第二导轮(18),所述钢丝绳(15)的一端通过钢丝绳螺栓固定连接有挂钩(19),所述设备箱(1)外壁底部的四角处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楠李伟丁帮俊邱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庞源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