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源涛专利>正文

一种吊钩式水稳钢模抗上浮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86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钩式水稳钢模抗上浮构件,包括钢模板,所述钢模板内侧壁上部两侧焊接有调节拉杆,所述钢模板内侧壁上部中间通过铰链A转动连接有抗上浮构件,所述钢模板内侧壁下部两侧通过铰链A转动连接有抗上浮构件,所述调节拉杆包括固定架、吊杆和活动插杆,所述吊杆顶部焊接有闭环且通过闭环与固定架连接,所述吊杆底部焊接有开环且通过开环和闭环与活动插杆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吊钩式水稳钢模抗上浮构件通过向地下以45度角打入吊环桩纤,并用调节拉杆将钢模版强制锁定在桩纤上,防止钢模板上浮,抗上浮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吊钩式水稳钢模抗上浮构件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和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钩式水稳钢模抗上浮构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吊钩式水稳钢模抗上浮构件。
技术介绍
过去,我国大部分建筑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的建筑耗材大,而且重量大,特别是对于楼板来说,中部一般悬空,因此,楼板的强度低,为此,国家提倡采用现浇空心楼板技术实现对楼板的建筑,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耗材,而且可以减轻楼板的重量,目前,采用现浇空心楼板的技术主要是先搭建模板,然后在模板上铺设下层钢筋,在下层钢筋上固定芯模,接着在芯模上设置上层钢筋,最后浇注混凝土,但在浇注混凝土时,由于下层钢筋和芯模的重量较轻,因此,下层钢筋和芯模容易出现上浮的现象,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现在采用较多的技术手段是预先将下层钢筋和模板利用钢丝绑扎在一起,待混凝土浇注凝固后,剪断钢丝将模板拆除掉,这种方式带来的缺陷是模板被拆除后,钢丝会外露在楼板外,时间长了则会出现钢丝生锈等现象。如申请公布号201320309923.6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固定钢筋保护层及防止钢筋和芯模上浮的抗浮构件,在使用时,将抗浮底座固定在模板上,将抗浮上盖连接到抗浮底座上,将保护层钢筋设在抗浮上盖上并由钢筋定位部定位,利用绑扎丝将保护层钢筋和绑扎部捆绑在一起,然后将芯模固定到保护层钢筋上,接着将上层钢筋设置到芯模上,最后向模板上灌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将模板拆卸下来,此时,由于抗浮底座与模板固定连接,抗浮底座和抗浮上盖可拆卸的连接,因此,抗浮底座连同模板脱离抗浮上盖。这样,能防止绑扎丝外露,而且能起到固定钢筋保护层及防止钢筋和芯模上浮的作用,而且该抗浮机构的结构简单、制造、施工方便。现有技术的吊钩式水稳钢模抗上浮构件有以下缺点:1、现有技术的吊钩式水稳钢模抗上浮构件抗上浮效果差,且使用时安装和拆卸步骤繁琐,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增加安装成本;2、现有技术的吊钩式水稳钢模抗上浮构件不方便携带和运输,十分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吊钩式水稳钢模抗上浮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吊钩式水稳钢模抗上浮构件,本技术吊钩式水稳钢模抗上浮构件通过向地下以45度角打入吊环桩纤,并用调节拉杆将钢模版强制锁定在桩纤上,防止钢模板上浮,抗上浮效果好,钢模板内侧壁上部中间和下部两侧的抗上浮构件组成三角形,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抗上浮构件的连接杆首部通过铰链A与钢模板转动连接,连接杆尾部通过铰链B与横板转动连接,便于插接插杆A和插杆B,将抗上浮构件的插杆A和插杆B通过其底部的锥形结构插进吊环桩纤内,再用活动插杆将钢模版强制锁定在桩纤上,吊杆底部通过开环和闭环与活动插杆转动连接,吊杆顶部通过闭环与固定架转动连接,转动连接的方式方便调节活动插杆的插接角度,防止钢模板上浮,本技术吊钩式水稳钢模抗上浮构件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和运输,吊杆底部通过开环和闭环与活动插杆转动连接,当活动插杆损坏或变形时,直接将活动插杆顶部的闭环从吊环底部的开环内取出,装上新的活动插杆即可,十分方便,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吊钩式水稳钢模抗上浮构件,包括钢模板,所述钢模板内侧壁上部两侧焊接有调节拉杆,所述钢模板内侧壁上部中间通过铰链A转动连接有抗上浮构件,所述钢模板内侧壁下部两侧通过铰链A转动连接有抗上浮构件,所述调节拉杆包括固定架、吊杆和活动插杆,所述吊杆顶部焊接有闭环且通过闭环与固定架连接,所述吊杆底部焊接有开环且通过开环和闭环与活动插杆可拆卸连接,所述抗上浮构件包括铰链A、连接杆、铰链B、横板、插杆A和插杆B,所述连接杆首部焊接有铰链A,所述连接杆尾部通过铰链B与横板转动连接,所述横板表面开设有插槽且通过插槽与插杆A和插杆B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包括L形杆、竖连接杆、斜连接杆和横固定杆,所述L形杆底部焊接有竖连接杆和斜连接杆且通过竖连接杆和斜连接杆与横固定杆顶部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包括横杆和斜杆,所述横杆末端焊接有斜杆且与斜杆构成45度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杆A、插杆B和活动插杆底部均呈锥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拉杆和抗上浮构件外侧壁均喷涂有静电粉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吊钩式水稳钢模抗上浮构件通过向地下以45度角打入吊环桩纤,并用调节拉杆将钢模版强制锁定在桩纤上,防止钢模板上浮,抗上浮效果好,钢模板内侧壁上部中间和下部两侧的抗上浮构件组成三角形,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抗上浮构件的连接杆首部通过铰链A与钢模板转动连接,连接杆尾部通过铰链B与横板转动连接,便于插接插杆A和插杆B,将抗上浮构件的插杆A和插杆B通过其底部的锥形结构插进吊环桩纤内,再用活动插杆将钢模版强制锁定在桩纤上,吊杆底部通过开环和闭环与活动插杆转动连接,吊杆顶部通过闭环与固定架转动连接,转动连接的方式方便调节活动插杆的插接角度,防止钢模板上浮,解决现有技术的吊钩式水稳钢模抗上浮构件抗上浮效果差,且使用时安装和拆卸步骤繁琐的问题;2、本技术吊钩式水稳钢模抗上浮构件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和运输,吊杆底部通过开环和闭环与活动插杆转动连接,当活动插杆损坏或变形时,直接将活动插杆顶部的闭环从吊环底部的开环内取出,装上新的活动插杆即可,十分方便,解决现有技术的吊钩式水稳钢模抗上浮构件不方便携带和运输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调节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模板;2、调节拉杆;201、固定架;2011、L形杆;2012、竖连接杆;2013、斜连接杆;2014、横固定杆;202、吊杆;203、活动插杆;3、抗上浮构件;4、铰链A;5、连接杆;6、铰链B;7、插杆A;8、插杆B;9、横板;10、横杆;11、斜杆;12、插槽;13、闭环;14、开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吊钩式水稳钢模抗上浮构件,包括钢模板1,所述钢模板1内侧壁上部两侧焊接有调节拉杆2,所述钢模板1内侧壁上部中间通过铰链A4转动连接有抗上浮构件3,所述钢模板1内侧壁下部两侧通过铰链A4转动连接有抗上浮构件3,所述调节拉杆2包括固定架201、吊杆202和活动插杆203,所述吊杆202顶部焊接有闭环13且通过闭环13与固定架201连接,所述吊杆202底部焊接有开环14且通过开环14和闭环13与活动插杆203可拆卸连接,所述抗上浮构件3包括铰链A4、连接杆5、铰链B6、横板9、插杆A7和插杆B8,所述连接杆5首部焊接有铰链A4,所述连接杆5尾部通过铰链B6与横板9转动连接,所述横板9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钩式水稳钢模抗上浮构件,包括钢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模板(1)内侧壁上部两侧焊接有调节拉杆(2),所述钢模板(1)内侧壁上部中间通过铰链A(4)转动连接有抗上浮构件(3),所述钢模板(1)内侧壁下部两侧通过铰链A(4)转动连接有抗上浮构件(3),所述调节拉杆(2)包括固定架(201)、吊杆(202)和活动插杆(203),所述吊杆(202)顶部焊接有闭环(13)且通过闭环(13)与固定架(201)连接,所述吊杆(202)底部焊接有开环(14)且通过开环(14)和闭环(13)与活动插杆(203)可拆卸连接,所述抗上浮构件(3)包括铰链A(4)、连接杆(5)、铰链B(6)、横板(9)、插杆A(7)和插杆B(8),所述连接杆(5)首部焊接有铰链A(4),所述连接杆(5)尾部通过铰链B(6)与横板(9)转动连接,所述横板(9)表面开设有插槽(12)且通过插槽(12)与插杆A(7)和插杆B(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钩式水稳钢模抗上浮构件,包括钢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模板(1)内侧壁上部两侧焊接有调节拉杆(2),所述钢模板(1)内侧壁上部中间通过铰链A(4)转动连接有抗上浮构件(3),所述钢模板(1)内侧壁下部两侧通过铰链A(4)转动连接有抗上浮构件(3),所述调节拉杆(2)包括固定架(201)、吊杆(202)和活动插杆(203),所述吊杆(202)顶部焊接有闭环(13)且通过闭环(13)与固定架(201)连接,所述吊杆(202)底部焊接有开环(14)且通过开环(14)和闭环(13)与活动插杆(203)可拆卸连接,所述抗上浮构件(3)包括铰链A(4)、连接杆(5)、铰链B(6)、横板(9)、插杆A(7)和插杆B(8),所述连接杆(5)首部焊接有铰链A(4),所述连接杆(5)尾部通过铰链B(6)与横板(9)转动连接,所述横板(9)表面开设有插槽(12)且通过插槽(12)与插杆A(7)和插杆B(8)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源涛杨爱严彪谌禹兵陈帅何进
申请(专利权)人:侯源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