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811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水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水结构,包括主体,主体为矩形结构,主体放置在建筑房屋的顶部,主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防水腔的空心区域,防水腔的剖面为矩形,主体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引流槽,引流槽为倒梯形结构的槽,引流槽的内部斜面由上到下向着中心点方向倾斜,引流槽的内部左右两个斜面上均开设有引流孔,两个引流孔分别连通对应下方防水腔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防尘孔,防尘孔的S形的内部中空区域,当有灰尘从排水管下侧进入防尘孔的内部时,灰尘由于自身重力会卡接在S形中空区域中间位置,避免了灰尘进入防水腔的内部发生,起到了防尘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防水结构
,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基本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建筑防水工程技术及各种防水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也不断涌现。当前,国内建筑防水工程施工一般选用铺设防水卷材,防水卷材是由原纸或纤维织物为胎基,经浸涂沥青或其他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而成的成卷防水材料。传统建筑工程通过在屋顶铺设各种防水材料或者涂抹防水结构,但是这种防水结构在高温天气下,防水卷的胶膜后胶中的溶剂挥发不尽,使溶剂在卷材贴合后挥发,从而产生气泡,形成空鼓;或在卷材接缝处重复涂胶也会产生气泡,而在高温条件下尤其严重,鼓泡由小到大,逐渐发展,甚至还可能出现片连,空鼓气泡容易破裂导致雨水从屋顶渗漏到屋内,防水效果差,在高温下防水效果差,同时这样防水结构在高温下无法隔热,会加速防水材料的使用寿命,为此提出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水结构,具备防潮隔热等优点,解决了常见防水结构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水结构,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放置在建筑房屋的顶部,所述主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防水腔(2)的空心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引流槽(3),所述引流槽(3)的内部左右两个斜面上均开设有引流孔(4);/n两个防水腔(2)的内部均设置有排水台(5),两个排水台(5)均为直角梯形块,所述排水台(5)的上壁面为三十度的斜坡面,两个引流孔(4)均与两个排水台(5)相邻的一侧壁面最上端上下相互对应,两个排水台(5)的上侧斜面由上到下向着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所述排水台(5)的顶部斜面上均设置有吸水纤维层(6);/n所述防水腔(2)的内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水结构,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放置在建筑房屋的顶部,所述主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防水腔(2)的空心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引流槽(3),所述引流槽(3)的内部左右两个斜面上均开设有引流孔(4);
两个防水腔(2)的内部均设置有排水台(5),两个排水台(5)均为直角梯形块,所述排水台(5)的上壁面为三十度的斜坡面,两个引流孔(4)均与两个排水台(5)相邻的一侧壁面最上端上下相互对应,两个排水台(5)的上侧斜面由上到下向着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所述排水台(5)的顶部斜面上均设置有吸水纤维层(6);
所述防水腔(2)的内部上壁面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下壁面均固定安装有挤压板(8),两个所述排水台(5)相互远离的一侧斜面顶部下侧上开设有卡合槽(9),所述卡合槽(9)的上方均设置有过滤装置(10),过滤装置(10)由下侧一个矩形块和上侧矩形滤网组成,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侧外壁面对称开设有出水口(11),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排水管(12),所述排水管(12)的内部开设有防尘孔(13);
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固定孔(14),所述排水管(12)的水平端上下壁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相互远离的一侧壁面均开设有螺栓孔(16),螺栓孔(16)的内部均开设有内螺纹,螺栓孔(16)与固定孔(14)左右相互对应,所述主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