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框架及房屋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涉及一种房屋框架及房屋。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通常采用的结构体系为钢结构与非承重墙体或轻钢结构与非承重墙体的结构体系,但是在部分地区,对于单层或6层以下的房屋,承重结构仍然多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但是混凝土框架结构需要现场支模,配筋,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再拆除模板。实践中,框架结构中的受力构件均需要处理钢梁和钢柱的冷(热)桥的问题以及防火、防锈等问题,工序相对复杂。由于需要现场支模和拆模,导致建筑的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只是部分形成集成设计,远没有达到提高装配式建筑的高集成度、施工精度和高施工效率的要求。传统的预制保温墙板与框架结构梁柱的连接处的保温连续性有时候会出现因处理不当造成冷(热)桥现象。传统的预制保温墙板与框架结构梁柱的连接处的预埋件需要做防火和防水处理。双层墙板构成的墙体,需要错位安装,现场工序相对复杂、浪费大。上述的结构和施工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是增加了施工工序,延长了施工周期,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时也增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屋框架,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预制夹心保温墙板,所述预制夹心保温墙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面板、保温层和第二面板,所述墙体的拐角处形成柱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的长度大于第二面板的长度,所述墙体顶部由所述第一面板、保温层和第二面板形成凹槽;/n第一柱,设置于所述拐角处的柱空间;/n梁,连续设置于所述凹槽,所述梁与所述第一柱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20190408 CN 20191027797851.一种房屋框架,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预制夹心保温墙板,所述预制夹心保温墙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面板、保温层和第二面板,所述墙体的拐角处形成柱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的长度大于第二面板的长度,所述墙体顶部由所述第一面板、保温层和第二面板形成凹槽;
第一柱,设置于所述拐角处的柱空间;
梁,连续设置于所述凹槽,所述梁与所述第一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房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处的预制夹心保温墙板中,第一面板的宽度大于第二面板的宽度,保温层的宽度小于第二面板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房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为L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房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处的预制夹心保温墙板中,第一面板的宽度大于第二面板的宽度,保温层的宽度等于第二面板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房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为方形。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清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侯建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