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燕尾式防、排、堵结合的多功能止水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77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燕尾式防、排、堵结合的多功能止水钢板,包括上燕尾、下燕尾、圆形多功能管、溢流口和挡水板,所述止水钢板采用镀锌处理,所述上燕尾位于挡水板上端,下燕尾位于挡水板下端,圆形多功能管位于挡水板中间位置,溢流口位于圆形多功能管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一种双燕尾式防、排、堵结合的多功能止水钢板能够有效的截断水流、双燕尾型增加流水路径,如遇漏水可进行排、堵和防并举解决了施工缝漏水的防治以及后期处理困难的难题,降低了混凝土施工缝渗漏水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燕尾式防、排、堵结合的多功能止水钢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双燕尾式防、排、堵结合的多功能止水钢板。
技术介绍
止水钢板从材质上来讲,通常叫做镀锌钢板止水带、金属钢板止水带、等别名,止水钢板带主要是用于钢筋混凝土止水钢板结构、水坝及其它大型工程。如:隧道、地铁、堤坝、涵洞、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缝、高层建筑地下室、地下停车场等主要工程施工缝。钢板止水带在基建工程、地下设施、隧道、污水处理厂、水利、地铁等工程有重要作用。如申请公布号CN110761334A的公布了一种止水钢板,本体相对的两个第二侧壁均设置有锁定机构,相邻两个止水钢板通过锁定机构相连接,实现了两个止水钢板之间的稳定连接,无需如现有技术中的采用焊接连接,有效地保证了止水钢板的质量,进而确保了止水钢板的止水功能,还能实现快速拼装,提高了安装效率,并且,普通工人即可实现安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相邻止水钢板焊接连接易导致质量较差的问题。但是上述专利还存在以下不足:在明挖隧道工程中,底板浇筑完成后,预留墙体施工缝,该处施工缝渗漏水为明挖隧道的质量通病。后期维修处理大量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影响质量、影响混凝土观感、影响项目收益,如漏水严重甚至可以影响企业信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双燕尾式防、排、堵结合的多功能止水钢板,利用一种双燕尾式防、排、堵结合的多功能止水钢板能够有效的截断水流、双燕尾型增加流水路径,如遇漏水可进行排、堵和防并举解决了施工缝漏水的防治以及后期处理困难的难题,降低了混凝土施工缝渗漏水的质量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燕尾式防、排、堵结合的多功能止水钢板,包括上燕尾、下燕尾、圆形多功能管、溢流口和挡水板,所述止水钢板采用镀锌处理,所述上燕尾位于挡水板上端,下燕尾位于挡水板下端,圆形多功能管位于挡水板中间位置,溢流口位于圆形多功能管两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燕尾外形为角型,夹角为45°,边长5cm,厚度为2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燕尾外形为角型,夹角为45°,边长5cm,厚度为2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形多功能管位于挡水板中间位置,外形为空心圆柱型,直径2cm,壁厚2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溢流口位于圆形多功能管两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溢流口为圆形,直径3mm,间距20cm,圆心垂直于挡水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燕尾与挡水板焊接,呈轴对称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形多功能管与挡水板焊接,将止水钢板分成上下两部分呈轴对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混凝土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将一种双燕尾式防、排、堵结合的多功能止水钢板固定在施工缝位置上,下方制作支架固定牢固,浇筑混凝土至止水钢板中间位置,待上道工序完成后二次浇筑混凝土,如止水板没能达到预期止水效果,在施工完成后如遇少量渗水,渗水可通过溢流口进入圆形多功能管内,在止水板端头处接水管将圆形多功能管内的水排至施工墙体外侧,如遇大量渗水可对圆形多功能管进行高压注浆堵漏处理,这样就可以利用一种双燕尾式防、排、堵结合的多功能止水钢板能够有效的截断水流、双燕尾型增加流水路径,如遇漏水可进行排、堵和防并举解决了施工缝漏水的防治以及后期处理困难的难题,降低了混凝土施工缝渗漏水的质量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燕尾;2、下燕尾;3、圆形多功能管;4、溢流口;5、挡水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上燕尾1、下燕尾2、圆形多功能管3、溢流口4和挡水板5,所述止水钢板采用镀锌处理,所述上燕尾1位于挡水板5上端,下燕尾位于挡水板5下端,圆形多功能管位于挡水板5中间位置,溢流口4位于圆形多功能管3两侧。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燕尾1位于挡水板5上端,外形为角型,夹角为45°,边长5cm,厚度为2mm。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下燕尾2位于挡水板5下端,外形为角型,夹角为45°,边长5cm,厚度为2mm。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圆形多功能管3位于挡水板5中间位置,外形为空心圆柱型,直径2cm,壁厚2mm。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溢流口4位于圆形多功能管3两侧。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溢流口4为圆形,直径3mm,间距20cm,圆心垂直于挡水板5。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燕尾1与挡水板5焊接,呈轴对称状。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圆形多功能管3与挡水板5焊接,将止水钢板分成上下两部分呈轴对称。在使用时:在混凝土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将一种双燕尾式防、排、堵结合的多功能止水钢板固定在施工缝位置上,下方制作支架固定牢固,浇筑混凝土至止水钢板中间位置,待上道工序完成后二次浇筑混凝土,如止水板没能达到预期止水效果,在施工完成后如遇少量渗水,渗水可通过溢流口4进入圆形多功能管3内,在止水板5端头处接水管将圆形多功能管3内的水排至施工墙体外侧,如遇大量渗水可对圆形多功能管3进行高压注浆堵漏处理,这样就可以利用一种双燕尾式防、排、堵结合的多功能止水钢板能够有效的截断水流、双燕尾型增加流水路径(该止水钢板截面为上下形似燕尾,中间为圆形的长6米的板材,表面镀锌处理。),如遇漏水可进行排、堵和防并举解决了施工缝漏水的防治以及后期处理困难的难题,降低了混凝土施工缝渗漏水的质量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燕尾式防、排、堵结合的多功能止水钢板,包括上燕尾(1)、下燕尾(2)、圆形多功能管(3)、溢流口(4)和挡水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钢板采用镀锌处理,所述上燕尾(1)位于挡水板(5)上端,下燕尾位于挡水板(5)下端,圆形多功能管位于挡水板(5)中间位置,溢流口(4)位于圆形多功能管(3)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燕尾式防、排、堵结合的多功能止水钢板,包括上燕尾(1)、下燕尾(2)、圆形多功能管(3)、溢流口(4)和挡水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钢板采用镀锌处理,所述上燕尾(1)位于挡水板(5)上端,下燕尾位于挡水板(5)下端,圆形多功能管位于挡水板(5)中间位置,溢流口(4)位于圆形多功能管(3)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燕尾式防、排、堵结合的多功能止水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燕尾(1)外形为角型,夹角为45°,边长5cm,厚度为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燕尾式防、排、堵结合的多功能止水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燕尾(2)外形为角型,夹角为45°,边长5cm,厚度为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燕尾式防、排、堵结合的多功能止水钢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东生范秀君李艳秋李娜侯传彦刘永强杨鸿斌宋月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城建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务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