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分区式能源站的区域供冷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2761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分区式能源站的区域供冷实现方法,主要用于建筑群的区域供冷,当建筑群中的各建筑用能单元均设置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区式能源站,能够满足建筑群的夏季区域供冷需求。建筑群中的某个或多个分区式能源站可以通过集中供冷管道向其余的某个或多个分区式能源站提供冷冻水,也能够通过集中供冷管道从其余的某个或多个分区式能源站获取冷冻水,进而以多个分区式能源站实现建筑群的区域供冷。建筑群采用集中控制方法,以基于分区式能源站的区域供冷系统的总能耗最小为原则,综合调控各建筑用能单元的分区式能源站生产和输配冷冻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分区式能源站的区域供冷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供给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区式能源站的区域供冷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常规的建筑空调系统,是针对一个建筑单体设置制冷站,制备空调冷冻水,再通过循环水管道系统,向该建筑单体的空调末端系统提供冷冻水;对于一个建筑群而言,即需要各建筑单体自身配置制冷站,从而满足各建筑单体的空调需求。而区域供冷,是针对一个较大面积范围的建筑群设置集中的中央能源站,制备空调冷冻水,再通过循环水管道系统,向各建筑单体空调末端系统提供冷冻水。其中,建筑群中包含了多个单体建筑,一个单体建筑可能是一个建筑用能单元,也可能由于功能不同,分成多个建筑用能单元,而当几个单体建筑的功能相同且相邻时,也可能为一个建筑用能单元,总之,一定区域的建筑群中包含了多个建筑用能单元。由于各建筑用能单元的空调负荷一般不会同时出现峰值,所以冷水机组的装机容量一般小于各建筑用能单元的空调负荷总和。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1)关于常规空调系统的冷源设备选择,第6.1.5条:确定冷水机组的装机容量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分区式能源站的区域供冷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基于分区式能源站的区域供冷系统向建筑群进行区域供冷,该建筑群包括多个建筑用能单元(1),每个建筑用能单元(1)设置一个分区式能源站(20),每个建筑用能单元(1)采用一个或者多个空调末端系统(2),分区式能源站(20)与所在的建筑用能单元(1)的空调末端系统(2)均相互连接,形成闭合的冷冻水循环管路;/n所述的基于分区式能源站的区域供冷系统包括集中供冷给水管(18)、集中供冷回水管(19)和分区式能源站(20),集中供冷给水管(18)和集中供冷回水管(19)之间并联了建筑群中所有建筑用能单元(1)的分区式能源站(20);/n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区式能源站的区域供冷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基于分区式能源站的区域供冷系统向建筑群进行区域供冷,该建筑群包括多个建筑用能单元(1),每个建筑用能单元(1)设置一个分区式能源站(20),每个建筑用能单元(1)采用一个或者多个空调末端系统(2),分区式能源站(20)与所在的建筑用能单元(1)的空调末端系统(2)均相互连接,形成闭合的冷冻水循环管路;
所述的基于分区式能源站的区域供冷系统包括集中供冷给水管(18)、集中供冷回水管(19)和分区式能源站(20),集中供冷给水管(18)和集中供冷回水管(19)之间并联了建筑群中所有建筑用能单元(1)的分区式能源站(20);
所述的分区式能源站(20)包括集水器(6)、分水器(7)、第一循环水泵(8)、冷水机组(9)和第二循环水泵(16);各分区式能源站(20)的分水器(7)连接着集中供冷给水管(18),集水器(6)连接着集中供冷回水管(19);
夏季供冷时,在第一循环水泵(8)驱动下,冷水机组(9)向分水器(7)输送冷冻水,分水器(7)再将冷冻水分流到空调末端系统(2)中向建筑用能单元(1)供冷,吸热升温后的冷冻水汇流到集水器(6)中,再返回到冷水机组(9)中再次被冷却降温;
所述的建筑群中所有建筑用能单元(1)的分区式能源站(20)采用集中控制,逐时调整集中控制方法,各分区式能源站(20)共同提供建筑群中所有建筑用能单元(1)的空调末端系统(2)所需要的冷量,每个分区式能源站(20)除了将冷冻水分流到所在的建筑用能单元(1)的空调末端系统(2)中供冷,还能向集中供冷给水管(18)上提供冷冻水,同时从集中供冷回水管(19)上获取等量的吸热升温后的冷冻水,也能从集中供冷给水管(18)上获取冷冻水,同时向集中供冷回水管(19)上提供等量的吸热升温后的冷冻水;
各分区式能源站(20)具备5种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区式能源站的区域供冷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分区式能源站(20)具备5种工作模式具体如下;
第一种,冷水机组(9)不运行,所在的建筑用能单元(1)的空调末端系统(2)不运行;
第二种,冷水机组(9)不运行,所在的建筑用能单元(1)的空调末端系统(2)运行,该分区式能源站(20)从集中供冷给水管(18)上获取冷冻水到其分水器(7)中,再输送至所在的建筑用能单元(1)的空调末端系统(2)中,再将吸热升温以后的冷冻水汇集到集水器(6)后输送到集中供冷回水管(19)上;
第三种,冷水机组(9)运行,冷水机组(9)提供的冷量等于所在的建筑用能单元(1)的空调末端系统(2)所需要的冷量,冷水机组(9)提供的冷冻水全部输送至所在的建筑用能单元(1)的空调末端系统(2)中,不向集中供冷给水管(18)提供冷冻水,也不从集中供冷给水管(18)获取冷冻水;
第四种,冷水机组(9)运行,但冷水机组(9)提供的冷量大于所在的建筑用能单元(1)的空调末端系统(2)所需要的冷量,在第二循环水泵(16)的驱动下,该分区式能源站(20)能够通过分水器(7)将多余的冷冻水量分流到集中供冷给水管(18),再从集中供冷回水管(19)上获取同等流量的吸热升温后的冷冻水到集水器(6)中;
第五种,冷水机组(9)运行,但冷水机组(9)提供的冷量小于所在的建筑用能单元(1)的空调末端系统(2)所需要的冷量,该分区式能源站(20)能够从集中供冷给水管(18)上获取所缺的冷冻水量到其分水器(7)中,再输送至所在的建筑用能单元(1)的空调末端系统(2)中,集水器(6)再将同等流量的吸热升温后的冷冻水输送到集中供冷回水管(1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区式能源站的区域供冷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区式能源站(20)还包括空调末端系统回水管接口(3)、第一截止阀(4)、第二截止阀(5)、集中供冷回水管接口(10)、集中供冷给水管接口(11)、空调末端系统给水管接口(12)、第三截止阀(13)、第四截止阀(14)、逆止阀(15)、第五截止阀(17);
冷水机组(9)的冷冻水出水口连接着第一循环水泵(8),第一循环水泵(8)连接着分水器(7)进水口,分水器(7)出水口连接着第三截止阀(13),第三截止阀(13)连接着空调末端系统给水管接口(12),分水器(7)还连接着第五截止阀(17),第五截止阀(17)连接着第四截止阀(14)、第二循环水泵(16)进水口,第二循环水泵(16)出水口连接着逆止阀(15)进水口,第四截止阀(14)、逆止阀(15)出水口又连接着集中供冷给水管接口(11);
空调末端系统回水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民李杨薛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