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帘组件及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760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帘组件及风扇,所述湿帘组件包括:湿帘安装部,所述湿帘安装部安装在风扇上;湿帘,所述湿帘为多个,多个所述湿帘分布在所述湿帘安装部上,相邻的两个湿帘之间具有夹角,所有所述湿帘整体形成拟合弧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湿帘组件通过将原有一体式的湿帘替换为多个分体式的湿帘,使多个湿帘分布在湿帘安装部上,所有湿帘整体形成拟合弧面,从而可以匹配塔式冷风扇风道型线,保证热空气进入后,先与湿帘中的水进行热湿交换,降温后再吹入风道,有利于提升降温效果;与一体式湿帘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湿帘可以更好匹配塔式冷风扇圆弧形外观,最大化利用并节省整机设计空间,有利于减小冷风扇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帘组件及风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扇
,具体涉及一种湿帘组件及风扇。
技术介绍
冷风扇通过湿帘内的水蒸发吸热吹出冷风,相比传统冷风扇,塔式冷风扇由于外观高挑、占地面积小等亮点日渐受到人们青睐。湿帘,别名水帘及水幕,呈蜂窝结构,是由原纸加工生产而成。湿帘可以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时间。通常湿帘需要贴合塔式冷风扇圆弧形进风结构或覆盖风道进风口,以保证热空气先通过湿帘,进风与湿帘中的水进行热湿交换降温后再进入风道,有利于提升冷风扇的温降效果。目前,考虑到成本和现有技术,圆弧形湿帘难以加工制造,因此,一体式湿帘形状通常为长方体,但是由于塔式冷风扇圆弧形外观与内部结构的限制,长方体形状的一体式湿帘与圆弧形壳体无法契合,导致大大浪费整机的空间,而且一体式湿帘并不能覆盖进风口导致了一部分空气不经过湿帘进行热湿交换吹入风道,降低了塔式冷风扇的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帘组件及风扇,解决了由于风扇圆弧形外观与内部结构的限制,一体式湿帘与圆弧形壳体无法契合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湿帘安装部(10),所述湿帘安装部(10)安装在风扇上;/n湿帘(20),所述湿帘(20)为多个,多个所述湿帘(20)分布在所述湿帘安装部(10)上,相邻的两个湿帘(20)之间具有夹角,所有所述湿帘(20)整体形成拟合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湿帘安装部(10),所述湿帘安装部(10)安装在风扇上;
湿帘(20),所述湿帘(20)为多个,多个所述湿帘(20)分布在所述湿帘安装部(10)上,相邻的两个湿帘(20)之间具有夹角,所有所述湿帘(20)整体形成拟合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帘组件还包括:
限位框(30),所述限位框(30)设置在所述湿帘安装部(10)上,所述限位框(3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1);
所述湿帘安装部(10)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1),所述第一限位部(3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1)围成用于固定所述湿帘(20)的限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框(30)活动连接在所述湿帘安装部(10)上,所述限位框(30)具有用于装卸所述湿帘(20)的打开位置和固定所述湿帘(20)的关闭位置,所述限位框(30)通过移动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间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帘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限位框(30)与所述湿帘安装部(10)卡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部(31)为与所述湿帘(20)形状相匹配的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部(11)为与所述湿帘(20)形状匹配的卡槽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湿帘安装部(10)上设置有支撑舌(16),所述支撑舌(16)位抵顶在所述第一限位部(31)上,所述支撑舌(16)用于支撑所述限位框(30)。


7.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侯剑飞柳智莫贤乐梁解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